據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公眾號消息 合肥以辦好園博會為契機,加速建設現代化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據合肥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消息,合肥正重點謀劃實施打造“一山兩河九湖”新翡翠項鏈,未來這條主線將覆蓋約200萬常住人口,是國內少見的在城市核心區連續貫通的綠環。
隨著合肥園博園正式開園,全市也正在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本輪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將合肥市“田園楔入、星狀放射”的經典城市形態進行了延續,展示了“以水為魂、群湖為核”的布局特色,傳承了合肥市環城公園“翡翠項鏈”的經典模式。
合肥的城市空間格局,其結構可以概括為:“一城一湖一嶺、兩翼多極六帶、三環三楔三區”;發展戰略可以概括為:“中心引領、兩翼齊飛、多極支撐、嶺湖輝映、六帶協同”。
規劃期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決策部署,合肥市將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高品質建設環巢湖旅游休閑圈、駱崗公園、江淮運河百里畫廊、未來大科學城等一批世界級的科創文旅新地標,體現合肥市“科里科氣”的城市特質,打造 “大湖風光、江淮風韻、創新風尚”的城鄉風貌景觀。
根據規劃引領,注重規劃協同,合肥市將同步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與綠地系統專項規劃,傳承翡翠項鏈模式,打造“三環三楔”新綠環。
新翡翠項鏈串聯“一山兩河九湖”,即大蜀山、南淝河、十五里河、董鋪水庫、王咀湖、柏堰湖、天鵝湖、錦繡湖、南艷湖、方興湖、卓越湖、十八聯圩,主線長約80公里、總面積約260平方公里,西北至東南向貫穿整個城市,沿途經過老城中心、政務區、濱湖新區等城市核心區域,未來將覆蓋約200萬常住人口,是國內少見的在城市核心區連續貫通的綠環。
截至目前,合肥市建成區綠地率40.30%,綠化覆蓋率45.9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2平方米/人,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為90.46%,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為75.97%。
下一步,合肥將致力讓城市建在公園里、公園建在家門口,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打造更加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特色彰顯的生態園林城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