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合肥市美術館項目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幕墻施工;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橋梁主體結構已完成45%;合肥市第八中學教育集團運河新城校區完成10棟單體優質結構驗收……10月1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局了解到,合肥全市在建53個工地全部不停工,多個重點項目迎來最新進展。
G312合六路向小蜀山西路上跨橋和明理路下穿建設發起全面“沖鋒”
G312合六路(新橋大道-侯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西起合六路與新橋大道交口,東至合六路與侯店路交口,道路全長約6.75公里,規劃紅線寬60米,設計等級為一級公路兼顧城市快速路功能。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假期期間工地有850余人堅守崗位,統籌調配挖機、裝載機、起重吊車等各類施工機械60余輛,項目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要求,攻堅克難,各節點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工程小蜀山東路上跨橋,北分溪路上跨橋已全部結束;西城大道下穿,天柱山路下穿橋順利封頂,下一步繼續向小蜀山西路上跨橋和明理路下穿建設發起全面“沖鋒”。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串聯六安、合肥兩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對進一步完善合肥城市路網,提升該地區及周邊區域的發展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橋梁主體結構已完成45%
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望水路-深圳路)項目北起引江濟淮工程高架,南至深圳路。是合肥市區連接肥西的重要南北向快速路,主路設計速度 80公里/小時,道路紅線寬度 55 米至70米,全長約6.56公里,道路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雙向六車道。
在假期期間,工地上有工人和管理人員896余人堅守崗位,頂住壓力,爭分奪秒,搶抓進度,嚴控各道工序,扎實做好工程建設,力爭高質高效地完成各項節點目標。目前橋梁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隧道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道排施工已完成總量的52.5%。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合肥市城市快速路網,構建市區與肥西縣的快速連接通道,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方便周邊居民出行,對推動肥西縣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合肥市第八中學教育集團運河新城校區完成10棟單體優質結構驗收
合肥市第八中學教育集團運河新城校區項目位于蜀山區金水灣路與段公路交口東南側,總建筑面積約24.7萬平方米。學校設計規模為120個教學班,可容納6450名學生。建設內容包括教學及輔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三大功能用房,并配套建設室外體育運動設施、景觀綠化等。
項目主要有13棟單體,主體結構已完成,二次結構砌體完成約90%,目前已完成10棟單體優質結構驗收工作,工作重心正式從土建安裝轉移到裝飾裝修及幕墻鋼結構。節日期間項目將重點進行室內裝飾安裝、外墻保溫、鋼網架屋面、幕墻龍骨及室外管網等施工。
國慶期間,全場950余名工友和管理人員堅守崗位,為明年的順利完工交付滿意的答卷。項目建成后將發揮名校集團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共建共享優質普通高中資源,優化合肥市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合肥西部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
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預計春節前地下室全部封頂
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建設項目位于合肥市政務區天鵝湖路1號,項目占地約42畝,1棟單體,總建筑面積 150539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基礎醫學中心、臨床研究中心、公共研究中心、綜合實驗(試驗)室及配套附屬設施等建設及室外總體。
目前,臨床中心第一片區域已施工至正負零,抗浮錨桿已施工1145根,正在進行一層結構施工。預計春節前,地下室全部封頂,臨床中心施工至六層,成果轉換平臺施工至四層,醫技樓施工至二層。
國慶假期期間,項目管理人員帶領320余名工人堅守崗位,合理調度人員,做好各項工序的銜接及溝通,科學利用有限時間,為后期主體結構的全面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項目完工后將建成國內首家臨床研究醫院——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依托中國科大理工結合的學科優勢和“所系結合”的辦學優勢、附屬第一醫院輻射全省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全面的臨床優勢,構建新型“醫—教—研—產”融合的創新基地。為中科大以推進“理工醫交叉融合,醫教研協同創新,生命科學與醫學一體化發展”的“科大新醫學”創新實踐提供重要的研究平臺。
合肥市美術館項目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幕墻施工
合肥美術館項目位于政務區懷寧路與萬佛湖路西北角,總用地面積約21.3畝,總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建筑主要功能包括展覽、陳列、培訓、典藏、公共教育、公共服務、藝術研究、文化交流等。
目前,主體結構已封頂且驗收完成,二次結構砌體已完成。工作重心從土建安裝轉移到裝飾裝修及幕墻施工。接下來主要進行四個立面的UHPC幕墻安裝和室內裝飾、屋面的穿孔鋁板、室外道排及景觀園林等的施工。
國慶期間,全場200余名工友和管理人員堅守崗位,用汗水與熱情展現一線大建設者的風采,安全高效、保質保量推動工程節點順利完成,全力保障項目明年如期完工。作為全市重大文化地標工程,合肥美術館建成后,可進一步提升合肥的城市功能和品位,對豐富合肥文化結構和內涵,有著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