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9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國慶前夕,合肥新站高新區通濟路、荃湖北路、三十頭路等14條路網陸續建成通車,總里程約20.5公里,覆蓋少荃湖城市副中心、開發小區及安置房項目周邊。
少荃湖城市副中心多個路網連線成片
據悉,合肥市新站區少荃湖城市副中心路網建設保持快速推進趨勢。今年7月,繼該中心尋芳路、濉河路等路網通車后,在建路網項目克服高溫多雨等不利影響,不斷優化施工方案,確保雨天施工安全與質量,抓住晴天加快施工進度。
圖為荃湖北路已建成
國慶前夕,少荃湖城市副中心的通濟路(童亭路-護城路)、高皇山路(梅沖湖路-荃湖北路)、青龍山路(梅沖湖路-荃湖北路)、荃湖北路(大眾路-護城路)、濉河路(濉河變-護城路)等路網陸續建成通車,總里程約8.5公里,區域主干道和地下管廊聯網成片,進一步加速片區整體開發。
10月1日上午,合肥新站高新區將舉辦2023年少荃湖城市副中心萬人健步走活動。屆時,市民或漫步少荃湖公園,或奔跑在寬闊的濉河路、青龍山路上,實地感受大建設帶來的新變化。少荃湖城市副中主干道將連網成片。
新站區與主城區聯系更加緊密
9月23日,合肥市銅陵北路涉鐵下穿工程正式通車,打通了新站高新區南北出行主干道,消除城市"割裂"現象,新站區與主城區聯系更加緊密。結合銅陵北路下穿工程通車節點,新站高新區提前啟動并同步完成銅陵北路(泗水路-梅沖湖路)沿線改造,重點對地下管網、瀝青路面、交通設施等進行改造提升,消除了地下雨污管混接現象,并為沿線地塊開發預留外接管道,結合沿途車流量變化,新增二次過街人行設施。
目前地下管網和道路均已完工,下剩綠化工程量正在加快推進中。銅陵北路路面改造后舊貌煥新居民出行更便利鶴翔園安置房建設如火如荼,配套路網建設快速推進。
圖為銅陵北路路面改造后
此次一并通車放行的三十頭路(九頂山路-通寶路)、交子路(鶴翔湖路-梅沖湖路)、貝玉路(鶴翔湖路-三十頭路),將為安置房項目提供水、電、氣管網接入保障,改善片區出行條件。鶴翔園安置房三條路網同步建成同樣服務開發小區出行的梨鄉路(金山路-雪海路)、春曉路(秋蒲路-新海大道)、天和路(九頂山路-淮南北路)、少荃街(文忠路-相山路)、育德路(大眾路-相城路)次支路網通車放行后,縮短居民出行距離,打造舒適、安全的交通環境。
已建成通車27條、總里程31.5公里
“獲得用水用氣”關乎企業生產、群眾生活,是營商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合肥供水集團在參照先發地區做法基礎上,在新站高新區試點“無感接水”服務,實現前置服務“一步到位”、拿地企業“無感接水”的目標。第一批項目已在新站區淮下路等新建路段試點,極大提高了沿線企業申報接水效率。
此次聚焦片區開發的新建路網項目,同步敷設供水管道約15公里,為實現前置服務“一步到位”、拿地企業“無感接水”提供基礎條件。道路通,百業興。
圖為少荃湖城市副中心路網在做通車前準備
今年,新站高新區少荃湖城市副中心路網攻堅戰專項行動,按照6月底、國慶、元旦三個時間節點,重點保障路網分批按期通車放行,在強有力的要素保障和組織調度下,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天光路、通濟路、高皇山路等路網提前2~3個月建成。
截至目前,合肥新站高新區已建成通車27條、總里程31.5公里,進一步完善了道路交通、城市配套等功能,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