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省衛健委發布提醒,近期正值肺炎支原體流行季節,因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肺炎患兒人數大幅增多。合肥各家醫院就診情況如何?日前,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近期兒科發熱患兒大幅增加,有三甲醫院兒科單日接診的發熱患兒超過800人次,其中不少是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專家提醒,孩子如果出現反復持續發熱、劇烈咳嗽、呼吸費力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現象:孩子反復高熱干咳
近期,不少醫學博主發文稱今年是“支原體感染”流行大年,并表示自己所在的醫院已經接收了許多由肺炎支原體感染發展為肺炎的患者。在評論區,網友們分享了自家孩子感染后的癥狀和治療,“我家孩子支原體感染,住院十三天了,還是咳嗽,心疼孩子。”“我家開學之前就經歷了,住院九天,吊水十天。”……記者注意到,據家長反饋,大部分孩子表現為反復高熱、夜間干咳不斷。
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兒科門診,前來就診的患兒絡繹不絕。“最近一段時間發熱患兒確實有所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體和病毒感染。”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陳名武表示,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是有明顯的流行年份。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患兒數量確實有所增加。
記者了解到,近期合肥多家醫院兒科、呼吸內科門診都接收了不少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確實比較多,多見于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感染、發病。”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朝友表示,隨著二孩家庭的增多,家庭內容易出現交叉感染,因此5歲以下的患兒也比較多見,今年他接診的年齡最小的患兒才幾個月大。
特點:嬰幼兒癥狀相對較重
肺炎支原體感染有哪些臨床表現?“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表現具有很大的個體化差異,輕者可不發病,或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實變、胸腔積液、壞死性肺炎等。”陳名武表示,患兒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患兒咳嗽較為劇烈,多數患兒精神狀況良好,而嬰幼兒癥狀相對較重,可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
記者了解到,從目前各家收治的患兒情況來看,本輪支原體肺炎呈現出病程長、病情重、合并癥多等明顯特征。“ 兒童肺炎支原體治療主要是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但今年的支原體肺炎重癥的多、耐藥的多。”合肥一家三甲醫院兒科主任透露,今年難治和重癥支原體感染的病例有明顯增加,增幅大約在30%以上。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我們一般都是在門診治療,但是也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療,比如大葉性肺炎、壞死性肺炎、胸腔積液等。”陳名武表示,重癥患兒雖然療程相對較長,但肺炎支原體肺炎多數預后良好。
提醒:細心觀察咳嗽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支原體肺炎雖然癥狀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病原體,所以,不少家長如果初期沒有引起重視,自行購買感冒藥或消炎藥給孩子服用,不但不對癥、沒效果,還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那么,家長在什么時候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呢?“對于家長來說,一個簡單方法是觀察患兒的咳嗽情況。該病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發熱、咳嗽,一開始是干咳,慢慢可能發展為頻繁的陣發性咳嗽,甚至影響到吃飯和睡眠。”陳名武表示,如果患兒出現反復高燒、反應差、呼吸費力、呼吸頻率增快等表現,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孩子的臨床表現、病程長短,鑒別是否需要做相關檢查,并安排后續的治療方案。肺炎支原體病原檢測可以抽血做抗體檢測,也可以做咽拭子核酸檢測,抗體檢查一般要5至7天左右才會產生。醫生也會根據孩子的癥狀選擇是否需要拍胸片。
在預防方面,陳名武提醒,學校要注意教室內的通風,兒童和家長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須要去時應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做好手衛生,以減少學校的聚集性發病。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