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小區有多少公共收益,公共收益都去了哪里?居民上交的物業管理費能不能完全公開?為了重塑居民與物業間的信任關系,合肥市高新區探索“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解決物業分包、占用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等問題。記者了解到,9月1日,該區上鐵銀欣花園小區召開業主大會表決同意導入“信托制”物業模式,成為合肥市首家實施“信托制”物業管理的小區。
上鐵銀欣花園業主大會投票現場,同意導入“信托制”物業模式。
“信托制”讓業主做回“小區主人”
據合肥市高新區興園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信托制”物業,就是將信托理念引入物業體系,通過合同約定,將原來居民與管理主體的雙方購買服務關系,轉變為物業管理委員會為委托人、物業企業為受托人、全體業主為受益人的三方信托關系。
“簡單來說,就是將物業費和停車費、電梯廣告費等小區收入設為屬于全體業主的共有信托基金,物業公司按照約定比例提取酬金,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小區服務。”該負責人表示,通過簽訂信托物業合同,建立以信任和忠誠為基礎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讓物業企業回歸“忠誠管家”角色,讓全體業主做回“小區主人”。
記者了解到,上鐵銀欣花園有居民507戶,近年來,由于小區建成年代早、基礎設施損壞較嚴重,同時小區公共收益使用不透明,居民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物業費收不起來,居民對小區環境不滿意,對物業產生不滿,物業經常遭受居民投訴……”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而物業公司覺得公共收益都投入到小區建設卻沒有被居民看見和認可,傳統物業模式在運轉中出現的信任危機被暴露出來,這成為目前基層治理中的典型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引入“信托制”改變了過去物業費屬于物業公司營收,公共收益“不明不白”的傳統模式,共有基金的確立也將全體業主形成利益共同體,因此這些問題將得以解決。
“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將推廣
2023年5月,合肥市高新區建發局出臺《合肥高新區推行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指導意見(試行)》,興園中心以此為契機與上鐵銀欣花園物業管理委員會深入研究,一致決定導入“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并得到小區業主積極響應。
在征得大多數業主同意的前提下,8月31日,上鐵銀欣花園小區開始就導入“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進行入戶投票,到9月1日,小區共有超過九成業主同意這一物業管理新模式。
“信托制物業服務模式將構建小區治理新體系,形成職責明晰的治理共同體。”興園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增強居民監督合力,信托制物業實行共有基金“雙密碼”賬戶管理,業主通過高新區科技局開發的小區共建管家微信小程序線上繳納物業費,小程序提供費用查詢功能,小區內每一筆收入與支出支持廣大業主實時查詢,費用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通過導入信托制物業,小區的收入和支出透明了,服務質量必然得到提升,物業公司真正回歸到忠誠管家的角色,小區居民的參與感也更強。”上鐵銀欣花園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主任表示,下一步興園中心將著力推進信托制物業順利導入,組織業主廣泛參與小區管理,不斷推動小區物業管理正向循環。
據了解,目前合肥市高新區多個試點小區正在宣傳推行“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按照計劃,合肥將在全區范圍全面推行信托制物業管理模式,為居民群眾參與小區管理強權賦能,為基層治理出新招。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