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臨近開學,有人打著退費的名義向家長索要賬號。該家長拒絕后聯系班主任確認,發現對方聲稱的此筆退費也早已完成,合肥的張女士感慨“太險了”。記者注意到,近日,合肥市教育局也曾發布提醒,發現多起詐騙分子冒充該局工作人員事件。而針對此類冒充老師詐騙學生家長的行為,合肥警方曾多次提醒,接到收款信息切勿盲目轉賬。
臨近開學,有人打著退費名義索要賬號
“太險了,我差一點就給了賬號。”8月29日上午,合肥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當日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孩子學校的老師,表示課后三點半課程需要退費,要求提供支付寶賬號。
接到電話后,張女士一開始未懷疑,并準備提供相應的賬號。“但也沒看到通知,會不會搞錯了?”張女士隨后拒絕了對方,并聯系了孩子的班主任確認,得知三點半退費上學期已經結束,學校在開學前也未安排相關老師聯系家長。
臨近開學,隨后,張女士孩子的班主任也在班級群進行了緊急提醒,警惕類似收費或退費通知,極有可能是詐騙信息,如收到,必須和班主任聯系確認,謹防被騙。
部門提醒,發現多起冒充工作人員事件
迎來開學季,騙子也伺機而動。記者注意到,近日,合肥市教育局也曾發布提醒,發現多起詐騙分子冒充該局工作人員事件。
提醒稱,詐騙分子主動與學校教師聯系,意圖通過布置工作、活動宣傳等理由,引導教師轉發不明鏈接至家長群,欲行不法之事。
提醒也提到,合肥市教育局工作安排會通過文件提示等方式下發,不會單獨以信息形式通知個人。
防騙貼士
接到收款信息切勿盲目轉賬
針對冒充老師詐騙學生家長的行為,合肥警方曾多次提醒,務必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支付寶、微信、QQ、手機號等信息,切勿隨意透露給他人,更不能出租、出借、出售給他人。
同時,家長群群主和管理員應加強群內人員身份審核,及時將身份不明人員清理出群,入群人員必須進行身份驗證。
特別注意的是,家長在接到群內收款消息時,應第一時間與老師取得聯系,辨別真偽,切勿盲目轉賬。老師、家長和學生應當提高警惕,增強辨別能力,切勿隨意將群二維碼提供給他人,切勿邀請不明身份人員入群,防止被騙。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