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道德綁架、貶低歧視……網絡暴力問題日益嚴重,挑戰網絡文明的底線。在8月29日舉行的2023年安徽網絡文明大會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傳播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表示,網絡暴力治理,媒體應擔起責任。
張志安認為,網絡暴力治理,存在概念界定困難、成因復雜、主體責任區位等難點,需要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平臺企業、媒體機構等共同參與。對于媒體來說,要發揮新聞機構優勢,快速查明事實,避免社會誤讀,“要多方調查,快速核實情況。如果確實發生網絡暴力事件,媒體應快速介入到事件關鍵事實的核實中,及時監測網絡輿情,及時補充之前報道不全面的信息,從而澄清誤解,傳播真相?!?/p>
另外,張志安也認為,針對網絡熱點事件進行新聞報道時要更為審慎,不僅要關注事件外在表象,還需要深入挖掘事件背景和內在本質,“區分非理性言論和網絡暴力,慎貼標簽。”
張志安說,網絡欺凌的源頭,與缺乏媒體素養和媒體教育呈正相關,所以媒體還要發揮傳播知識的作用,鼓勵公眾在可能遭遇網絡暴力時及時采取自救舉措,果斷屏蔽非理性跟帖、攻擊和輿論,“通過提升網絡素養來有效遏制網暴傷害?!?/p>
最后,張志安也認為,當熱點事件網絡輿論趨于情緒化、非理性時,媒體要通過理性發聲,積極引導輿論,促使公眾輿論朝著理性、建設性方向發展。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