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15日上午9點半,在位于合肥市廬江縣石頭鎮的直流±800千伏建蘇線3447號桿塔處,電力工人們在近百米高空的桿塔之上進行檢修作業。自當日上午6點半以來,他們已經在戶外30多度高溫環境中工作近三個小時。
據了解,直流±800千伏建蘇線是我國西電東送大通道之一,全長2080公里,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五省市。“線路將來自四川省的清潔水電源源不斷輸送至江蘇省,工程額定輸送容量為800萬千瓦,接近于當前合肥市的實時用電負荷。”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工作人員丁鵬堃介紹。
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自8月14日開始,合肥供電公司全面啟動直流±800千伏建蘇線合肥區段約60公里線路的不停電檢修工作。連日來,電力工人們避開午間高溫,利用每天上午6至10點、下午3至6點的兩個時段登上近百米高壓鐵塔,有序推進防鳥裝置安裝、桿塔螺栓緊固、桿塔導軌維修等一系列作業。
雖已過立秋時節,但“秋老虎”威力仍舊不減,合肥最高氣溫保持30攝氏度以上。電力工人們身著厚重的全套屏蔽工作服,每天平均在戶外工作6小時以上,上上下下攀爬高壓鐵塔,對于體力和耐力都是巨大考驗。
接近上午10點,室外溫度還在繼續攀升。剛剛完成建蘇線3447號桿塔檢修工作的電力工人們回到地面,他們的全身早已濕透。據介紹,師傅們在作業時都會盡量減少喝水頻次,避免麻煩;在充分保障人員健康基礎上,采取多人輪流登塔方式,每天平均完成3至4基鐵塔的高空檢修工作。
高壓線路是城市供電“主動脈”,將可靠電力源源不斷輸送至千家萬戶。據悉,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當前運維線路長度超5000公里,其中的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超特高壓線路達1600公里以上,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這其中的±1100千伏吉泉線、±800千伏建蘇線都是國家“西電東送”主要通道,其平穩運行對于長三角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今年迎峰度夏前,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首個完成±1100千伏吉泉線合肥區段的無人機機場部署工作。今夏,無人機每天固定時段自動完成精細化巡檢,精準鎖定故障隱患。”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負責人許義說,通過“無人機+可視化檢測裝置+人工特巡”相結合方式,建立“天地空”高壓線路防護網,有力確保今夏合肥市乃至整個長三角電力更平穩供應。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