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雖然已經“立秋”,但仍未出伏,高溫依舊炙烤大地。環衛工、快遞員、鐵路和機場的工作人員等勞動者們,依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在戶外的高溫下揮汗如雨,為的是將城市清潔干凈,將快遞及時送到千家萬戶,為人們的交通出行“保駕護航”。日前,大皖新聞記者走近部分戶外勞動者,記錄他們在高溫下的工作點滴。
大皖新聞訊 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市最熱鬧的商圈之一,相應的,步行街的清掃工作也是環衛保潔工作中最繁重的,而環衛工人葉道玉就在這個片區清掃了快二十年。特別在炎熱的夏季,身上的衣服常常濕透,擰一下都能滴下水來。
衣服汗濕到能擰出水
記者見到葉道玉時,他正在宿州路上進行清掃,身穿橘黃色的短袖加長褲工作服,衣服胸前和背后的位置有點汗濕,脖子上掛著一條毛巾,頭上戴著一頂草帽。 “最熱的時候我們衣服都是濕透的,擰一下都往下滴水。”葉道玉說, “這種天我都帶兩身衣服,上午一身,下午一身。”
葉道玉正在宿州路上擦拭路邊的垃圾桶
葉道玉每天的工作時間是4:00~12:00和12:30~18:30,遇到35℃以上的高溫時,上午會提前到10:00下班,下午延遲到16:00上班。但是在三伏天里,早上八九點,樹上的蟬就都熱得聒噪起來,而城市的熱浪到太陽落山都很難散去。哪怕避過了中午的烈日,濕熱天氣里的工作也并不輕松。
“我們干半天活下來,身上都難聞,但是一般到大商店、銀行里稍微涼快一會兒,人家也都給進,都比較理解我們這項工作。”如今,有專門提供給外賣員、環衛工人等勞動者的幸福驛站,葉道玉中午也會在驛站稍作休息。
葉道玉的妻子也是一位環衛工人,每天進行半天的環衛工作,其他時間則負責照顧家里的老人。
27年的城市美容師
城市環境需要日復一日地維護,作為城市環境的守護者,葉道玉的工作也是日復一日,沒有休假。葉道玉說: “很多人干了幾天就累得不想干了,我剛干的時候也是。”
1996年開始從事環衛工作時,葉道玉負責的還不是路面清掃,而是運送垃圾,那時沒有現在這樣方便的垃圾車,是靠人力拖車搬運。對于當時的辛苦,葉道玉咬牙堅持了下來,如今無論是難熬的酷暑還是冬日的風雪,他都已經習以為常,走在路上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已經成了他的職業習慣。
“我們這個工作沒有休息,哪一天路上會沒有垃圾呢?”葉道玉說,因此,他沒有很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2022年,兒子高考成績優異,考上了東北林業大學,葉道玉也沒時間送孩子去離家幾千公里的陌生城市,只能托孩子的舅舅送他報到。
一路見證城市變化
葉道玉班組負責的區域是合肥市的重點繁忙地域,東起環城東路,西至環城西路與蜀山區交界,南到長江路,北至壽春路,有好幾條大型主干道,轄區內有多所中小學幼兒園,還有百貨大樓等商業中心,以及大量生活小區,保潔難度大。作為班組長的他,不僅要完成自己清掃的區域,還要檢查好整個班組的工作區域。
老城區里有車水馬龍的熱鬧,也有凌晨喧囂落幕后的雜亂,尤其是周末或者節假日,人流過后是巨大的環衛工作量。為了保證在第二天人流到來之前完成清掃,葉道玉往往要比其他街區的同事更早到達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有時甚至是凌晨3點多就要出發。
“能夠感覺到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了,現在很少有人會隨手丟垃圾,基本都會丟在垃圾桶里。”20多年里,葉道玉也見證著城市的變化。 “雖然人們素質提高了,但是垃圾也是越來越多了,畢竟現在城市里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步行街上賣東西的小攤、移動餐車、小店也越來越多。”熱鬧的夜市經濟與一個個靚麗的城市打卡點背后,離不開環衛工人們每日對環境的維護。
2022年,葉道玉被評選為合肥市第十三屆“十大環衛之星”,他表示“這邊的工作非常重要,畢竟這里是合肥的一個地標。這么多年了,我也沒想著換工作,就是希望能把這份工作干好。”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