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目前正值夏季高溫,無數的電力工人奮戰一線。在過去,戶外工作的電力師傅們大多是通過多喝水、服用防中暑藥物、避開高溫時段作業等方式避免中暑的發生。8月4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國網合肥供電公司了解到,今年還采用了新型降溫背心、帶電作業機器人、無人機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方式保護電力勞動者。
“帶電工作”完成線路升級
8月4日上午10點,戶外氣溫接近40攝氏度,在合肥市肥西縣三河路和袁店路交叉口附近,國網肥西縣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工作人員解卉生和同事做好準備,將要進行上午的帶電檢修工作。
在工作負責人協助下,兩人在長袖工作服外依次套上密不透風的絕緣披肩、絕緣手套,再穿上中心今年給他們新配備的裝備——“空調背心”。全身“行頭”備齊,現場安全措施確認無誤后,他們登上并操作著絕緣車斗,靠近高空中的110千伏燈塔變10千伏04線路開始執行作業。
110千伏蓬萊路10千伏22線路、44線路充分利用起來,進入環網柜,高溫大負荷,04線路負荷較大,三條線路進行聯絡,供應重要用戶后期負荷可以方便地進行轉移。
據國網肥西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羅順海介紹,入夏以來當地用電負荷迅速攀升,為了進一步提升上派鎮供電可靠性,他們多專業部門聯合作業,通過不停電作業方式將110千伏燈塔變10千伏04線路,110千伏蓬萊路10千伏22和44線路相互“聯絡”起來,形成更加可靠的供電方式。
“如果采取傳統停電或是負荷轉移方式進行作業,都會對線路上的53家企業造成影響。我們采取不停電作業方式,全過程用戶“無感知”情況下完成線路升級。”據羅順海介紹,今后這三條線路中的任何一條發生故障或是出現重載情況,都可以通過簡單操作方式完成負荷轉移,始終保障用戶平穩生產。
新式“空調背心”,為一線工人降溫
臨近中午,氣溫還在繼續攀升。高溫環境下,近10米高空,狹小且密不透風的車斗里持續作業對工作人員的體力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驗。40多分鐘后,第一階段不停電作業順利完成,回到地面上時,解卉生和同事們的全身早就被汗水浸透。
“在配備防暑降溫藥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外,我們還今年還增加了新式裝備‘空調背心’來防暑降溫。它的使用效果不錯,經測算體感溫度降低了6度左右。”解卉生稱贊道。
據了解,這種特制的空調背心通過電池驅動風扇,帶動著冷液在背心管道內不斷循環,將工作人員熱量傳出,始終控制著溫度在30度左右,盡可能地為作業人員提供涼爽舒適。
根據工作計劃,第二階段工作避開午間高溫時段進行,預計當日傍晚左右就將完成。今夏肥西縣上派鎮的供電可靠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無人機助力,為高溫下人工巡視減壓
烈日炎炎、驕陽似火。8月4日午間12點,正值一天中電力負荷最高時段,一架無人機自位于肥西縣南方路的國網肥西縣輸電運檢中心樓頂上的無人機巢內有序起飛,對臨近2公里范圍內的35千伏至1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巡視。
同一時間,在國網肥西縣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呈現出高空中線路的實景和紅外圖像,無人機飛行高度,現場環境溫濕度等實時數據也一目了然。“這些無人機利用紅外技術快速準確地監測電力設施的溫度,高清攝像頭及時記錄設備運維隱患點。”
肥西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有了無人機的幫助,電力工人不再需要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進行巡視,無人機巢可自動部署無人機巡檢任務、巡檢路線及巡檢重點部位,通過系統智能標注隱患缺陷位置。
“在變電站內,我們部署了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能自動規劃路線,針對重點設備場所開展巡視工作,避免了工作人員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該工作人員說道。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巖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