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24日,在合肥市廬江縣石頭鎮錢莊村,一臺無人機在近百米高空上沿著±1100千伏吉泉線進行特巡,同步將現場采集的可見光圖像、紅外圖譜等信息傳送至50余公里外的國網合肥輸電全景智慧管控中心。
真正實現"全自動"巡視
上午10點不到,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工作人員周豪等在錢莊村境內沿著吉泉線進行迎峰度夏特巡。順著他手指方向可以看到,一臺無人機在高空中忙碌地穿梭于銀線間,每路過線路金具、絕緣子等關鍵部件都會停下"密切注視",迅速完成精細化巡視檢測項目。
"這臺無人機每天全自動定時開展巡視,并不需要我們現場進行操作。"周豪介紹道。
"現場溫度30.1攝氏度,風速1.9米每秒,濕度91%。線路運行溫度為38度,在合格范圍內。"無人機巡視同時,50余公里外國網合肥輸電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呈現出高空中線路全景,各項運行數據同時一目了然。完成本次巡視后,同樣無需人員操作,無人機自動返回至桿塔下方的無人機機場中。
精細化巡檢周期從3個月縮至1周
"吉泉線全長3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它將新疆清潔電力源源不斷輸送至華東地區,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大動脈’。"據周豪介紹,他們工區負責這條線路合肥段約54公里區域運維工作。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吉泉線計劃進一步提升輸送功率,最大程度保障華東能源平穩供應。為此他們提前制定了周密保障工作計劃,無人機全自主化巡檢是其中一項。
據了解,今年2月起,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對吉泉線合肥段進行實地勘查,先后在廬江縣錢莊村等地建設完成8座無人機機場。通過進一步航線規劃和調整,對無人機設備安全調試等手段,吉泉線合肥段于6月中旬具備無人機網格化全自主遠程巡檢能力。
每個機場均駐守一臺無人機設備,只需在50余公里外的國網合肥輸電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內發出指令,或者依據提前設置的程序,8臺無人機就會定時對合肥段的54公里吉泉線和500千伏直流龍政線等超特高壓線路進行巡視。這樣一來,過去三個月一次的吉泉線精細化巡檢周期縮短至1周左右,線路通道全覆蓋巡視由1周縮短至10分鐘左右,工作效率和精準度均大幅提升。
全力守護超特高壓線路
安徽電網是我國"西電東送"重要路徑之一,境內超特高壓線路公里數位居國家電網公司前列。截至今年5月底,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運維管理超特高壓線路27條、總長度1618.9公里,包含五個不同等級,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
為確保夏季平穩供電,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自今年春節后陸續對境內所有超特高壓線路開展一輪檢修工作,發現并處置隱患270余處;完成700余臺可視化監測裝置安裝,確保500千伏線路逐塔可視。高溫大負荷期間,合肥供電公司還將通過線路"無人機+可視化+三級護線+社會聯防"網絡,實現通道隱患10分鐘快速響應。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該公司將進一步增加線路巡視和監控頻次,聯合合肥市電保辦、合肥市超特高壓聯勤辦公室等單位定期開展電力設施保護宣傳,降低超特高壓線路外破風險,提升線路安全運行系數,為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可靠電力。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通訊員 李巖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