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車子在停車場無故被刮花,也找不到人賠償,太生氣了。”8月2日晚,李先生在合肥翡翠路一商場內的超市購物,將車子停在了商場負一樓。李先生購物完成后,發現車子被旁邊停放的超市購物小推車刮花了。他報警后從監控發現,由于監控存在一定盲區,無法直接確定肇事者。8月3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市民反映:
車子在商場的停車場被剮蹭
車輛被劃或者被剮蹭,第一責任人當然是肇事者,但如果是在停車場被刮花且肇事者逃逸、車主又沒有足夠的線索找到肇事者,該由誰來承擔責任、賠償損失呢?合肥市民李先生感到很糟心。
8月3日,李先生向記者反映稱,8月2日晚,他在位于繁華大道與翡翠路交口的一家超市購物,將車子停在商場的地下停車場。等購物結束出來后,他發現自己的車子旁靠著一個購物推車,拉開推車一看,車子的左前門和后門都有明顯的刮痕。李先生趕緊找到停車場管理方,并撥打了報警電話。
“調取視頻之后,確實看到一位大姐推著小推車進來,一會后開車走了.有沒有碰上我的車子沒看到,那一塊有監控盲區。”李先生說,針對此事,派出所民警聯系到這位女士,但對方否認剮蹭其車子。因為是監控盲區,沒有直接證據,李先生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好的出來買個東西,車子被人刮了,而且有監控盲區,還找不到當事人,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李先生說,他此后聯系商場停車場管理方,對方告訴他,需要他自己先證明車子是在停車場被刮的,才能給予相應賠償。
管理方:
需當事人自證車子在停車場受損
針對此事,8月3日,記者聯系上該商場停車場管理公司前臺。一位自稱了解此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先生發現自己的車被剮蹭后聯系了工作人員,在監控中看到有一位女士推著小推車經過了李先生的車子。“從監控里只能看到那位女士經過了車子,但是沒有看到小推車直接碰上他的車子。”該工作人員說,李先生和另一輛車子中間有一個柱子,只能看到小推車推到兩個車的車縫中間。
停車場管理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涉及到超市小推車剮蹭,事發后他們聯系了超市,“超市的意思是,如果他(李先生)能舉證是小推車造成的剮蹭,同時證明車子在進入停車場之前車身是好的,可以給相應的賠償。”
律師:
管理者應盡到安全管理注意義務
那么針對李先生的遭遇,究竟誰來承擔責任、賠償相應損失呢?8月3日,記者采訪了安徽省律師協會消保委委員、安徽典興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金華。
陳金華表示,首先要對合同關系進行認定,“一般分為有人看守的停車場和無人看守的停車場,如果是有人看守,就形成了保管合同關系。”陳金華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九十七條規定,在保管期內,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車輛在停車場停車期間發生由第三人引起的剮蹭事故,停車場管理公司并非直接侵權人,但其作為停車場實際經營管理者,應對停在其停車場的車輛盡到必要的安全管理注意義務。如果李先生的車輛損壞,停車場無法提供監控以致找不到實際侵權人,且未有充足證據證明盡到必要的安全管理注意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李先生也需要證明自己的車子是在停車場停車期間被剮蹭的。
針對有的停車場寫有“車輛受損概不負責”免責聲明的情況,陳金華認為,這種免責聲明系格式條款,并不被法律保護與支持。陳金華提醒廣大車主,進入收費停車場注意保管好相關單據和收費憑證,在上車離開前先檢查車輛是否受損,然后再駛離停車場。如果發現車輛受損,應在停車場內第一時間報警,否則車輛開出停車場,車主就很難舉證自己的車是在停車場時被損壞的。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梁瑋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