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時值三伏天,合肥的天氣十分悶熱。謝海川是哈啰騎行一名共享出行運維員,95后的小伙子,從事這項工作已有2年的時間。共享單車、電單車如今成為合肥市民短途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像謝海川這樣的共享出行運維員,則是共享出行的“擺渡人”。即使在烈日炙烤下,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為城市文明和市民出行默默付出。
謝海川在清除車身小廣告
工作兩小時 衣服已經濕透
7月26日上午11時許,手機軟件顯示室外溫度36℃,在合肥蜀山區地鐵口謝海川和他的同事已經工作了兩個小時,額頭上滲滿細密的汗珠,身上的衣服也已經濕得緊貼背部,但他手里仍然熟練地搬運著路邊擺放不當的哈啰單車進行歸位。
烈日下,謝海川穿梭于大街小巷,將共享單車均衡配置到市民出行必經的停放點,每天如此?!艾F在我負責的網格區域每天的調運量大概在300輛單車左右,工作時間相對靈活但也無法完全避開高溫時段。”謝海川告訴記者,由于共享單車調運工作的機動性,即便是高溫天氣也需要隨時待命,及時轉運單車避免堆積,保障市民用車。
近期,合肥哈啰啟動路面清障和小廣告清理專項保障,謝海川除了要完成早晚高峰緊張的調度保障工作、處理系統后臺和管理部門反饋的車輛堆積問題,還要不停在路面巡查,處理“占道”車輛和車身小廣告。
“上午7點開始干到中午12點左右能休息一會,下午再繼續,不然實在是太熱了。但是緊急的車輛堆積問題還是要趕去處理?!敝x海川坦言,每天盼著太陽下山,晚上工作是每天最舒適的時候?!白罱鼛滋焱砩线€比較涼快,有風,碰上悶熱的天氣也是受不了,但是總比白天烈日當頭要好。”
轉運車輛 一天要喝5升水
正值三伏天,受烈日炙烤下的共享單車車座,散發灼灼熱氣,謝海川的工作并不輕松。每天早上6點,他就要趕在上班高峰期前準備車輛的調運工作,“早上小區騎到地鐵口的需求最多,為了避免地鐵口造成單車堆積,同時保障小區市民有車可騎,所以需要我們及時的進行調運。同時還要實時關注后臺數據與城管消息,對非熱點區域進行“車少補車,車多清運”的靈活調運。
每天出門前,謝海川都要帶上一大瓶水?!安粔蚝鹊?,還得再買七八瓶瓶裝水,冷藏的那種。一天平均五六升水吧?!庇捎谶\維調度工作要實時接收通知,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清理車輛,有時候難免來不及補充飲水,這種高溫天氣,一旦缺水就會有中暑的風險。謝海川說,“昨天下午五點多,下午的調度和晚高峰連著干,和我同一個區域的同事就中暑了,趕緊讓他回家休息。我加班到晚上十點多才把事情干完?!?/p>
哈啰騎行合肥城市經理韓李寶介紹,除了常規的高溫補貼之外,哈啰向一線運維人員發放了防暑包,包含了防曬衣帽、解暑藥品、清涼油等。但由于共享單車調運工作需要實時接收調運通知,清淤轉運保障路面暢通,所以只能靈活選擇避暑休息。“市民文明停騎行和停放,就是對我們運維人員的最大支持。”謝海川說,為了城市有一個良好的秩序,方便市民出行,他們不怕苦和累。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