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看到你們預告要來這里做活動,我一早就來等著了。”家住合肥市筆架山街道的陳先生,近來咽部總有異物感,獲知新安幫幫團將在街道舉行進社區活動,又有耳鼻喉科義診醫生,特地提前來排個隊。4月22日上午,“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活動在筆架山街道萬達廣場(天鵝湖店)拉開序幕,志愿服務者們都拿出看家本領,為居民排憂解難,收獲好評。
新安幫幫團進社區
新安幫幫團是新安晚報整合新聞熱線、新媒體爆料平臺等資源,全面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的一個綜合性公益平臺,也是新安晚報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公益項目品牌。
這個四月,新安幫幫團走進合肥市筆架山街道萬達廣場,與街道、街區共建,走近居民,為民服務。
在這次活動中,新安幫幫團還攜手合肥供電公司、合肥供水集團清?親志愿服務隊、合肥合燃華潤燃氣、安徽省二院、 安徽中科庚玖醫院、雅之琳心理工作坊、新華公學、徽商銀行天鵝湖支行、北京盈科 (合肥)律師事務所、新安小記者等十余家單位、機構,組建了一支五六十人的志愿服務隊,從法律咨詢、心理咨詢、名醫義診、金融服務、水電氣生活節能小技巧等多方面對居民展開服務。
金融服務
在活動現場,還來了兩位特邀嘉賓——筆架山街道司法所與文博苑社區,他們也是有備而來。
活動中可以看到,筆架山司法所積極為居民進行普法宣傳,憲法、民法典和預防電信詐騙等宣傳冊整齊地擺在桌面上。“我們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今天來了解法援的居民比較多一點。”司法所負責人表示。
此外,在相鄰的文博苑社區展臺上,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為居民詳細介紹10項暖民心行動。“像就業促進、老年人助餐服務、新徽菜名徽廚活動都很受歡迎。”
據了解,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活動作為一項長期志愿服務活動,已經走進合肥市家家景園社區、飛虹社區、龍居社區、綠怡區社區等多家社區,未來還將走進更多街道、社區、小區等,為居民提供更多便民服務。
義診:婦產科醫生為女性解答健康隱憂
4月22日上午9:30,活動剛開始,安徽中科庚玖醫院的婦產科副主任竇曉霜就忙開了,熱心地為前來咨詢的居民答疑解惑。
“我兒媳婦懷孕三個多月了,吃東西老是吐,擔心營養跟不上。”轄區一位大媽帶著問題前來,請教竇曉霜孕婦發生孕吐該怎么辦及孕期飲食注意事項。
竇曉霜向大媽解釋,懷孕的早期,出現惡心、想吐,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是正常的妊娠反應,很多孕婦都會遇到類似問題。“一般到三四個月時會好一些。”竇曉霜建議,孕婦飲食以清淡為主,有條件可以少食多餐,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對于會產生惡心嘔吐的食物也盡量避免。
竇曉霜的醫學方向是婦產科,對于月經失調、白帶異常、痛經、盆腔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以及宮頸疾病等方面的問題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竇曉霜提醒,女性要關注自身健康,尤其是結過婚的、生過孩子的女性要注意保護自己,可以打疫苗預防一些宮頸類疾病,平時要注意內衣單獨清洗,多在太陽下晾曬,穿一些寬松的棉質衣服等。
“結完婚,年齡25、26周歲以后,有性生活史的,還可以常規的做一些定期的宮頸篩查。”竇曉霜說。
耳鼻喉科咨詢展臺很受歡迎
上午9:30,安徽省二院耳鼻喉科的陳琦醫生開始了義診活動,不少居民前來咨詢相關問題。
陳先生說自己是在新安晚報上看到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活動,特意過來咨詢,他表示自己喉嚨時常不舒服,陳琦便為他做了一個初步的檢查,“你這可能是咽炎,喉部本身沒有其它問題。”接著,陳琦在紙上寫下兩種藥交給陳先生,“藥吃過以后看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再去醫院檢查。”
轄區居民趙女士看到義診的展臺,也停下了腳步,前來咨詢自己的耳鳴問題,“有兩三年的持續性耳鳴,但一直沒去看過。”陳琦初步檢查后表示,“耳朵內有白顏色鈣化斑,可能是慢性炎癥引起的,可以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陳琦為居民義診。
趙女士剛離開展臺,居民楊女士又坐了下來。“有時候吹個冷風,一覺睡醒,喉嚨明顯腫痛,有時候還感覺有異物感。”陳琦為楊女士做了初步檢查后,耐心給出建議,“你的扁桃體肥大,腫痛時可以用點藥。”
陳琦表示,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活動很有意義,主要是方便群眾。“這次活動可以幫助居民們了解自己大致情況,再判斷是否有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或者一些小問題,經過咨詢,自行購藥,就可以解決了。”
法律服務:工傷無法認定怎么辦?
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活動現場設置了法律咨詢臺,為居民現場解答法律問題。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的施鑫律師和杜成祥律師一早便來到現場,耐心地為來訪居民答疑解惑。
10點多,有居民來幫朋友咨詢農民工在工地受傷后,如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問題。面對該問題,杜成祥律師給出了詳細解答。
法律咨詢服務
“申請工傷認定,首先要找到證據。”杜律師表示,受傷的時候,第一時間最好要有報警記錄。如果沒有報警記錄,那你肯定要有住院的就診記錄。“目前工地上都是有專項資金賬戶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這也是佐證你在工地上工作的證明,其他的比如工服、工帽等也是相關證據。”
此外,杜成祥律師表示,如果以上證據都走不了工傷,可以去住建局投訴。對于杜律師的耐心解答,居民表示感謝。
已經連續參加多次新安幫幫團活動的施鑫律師表示,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他們針對居民們平時為之困惑的法律問題給予現場解答,能夠更好地提升居民依法維權意識,增強法治觀念,從而更好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合肥合燃華潤燃氣:為居民解決燃氣隱患
此次活動,合肥合燃華潤燃氣的兩名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為社區居民提供燃氣方面的問題咨詢與服務。“我們家燃氣卡是插卡式的,然后充值每次要去營業廳里面充值,就很麻煩。”居民繆先生向合肥合燃華潤燃氣的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工作人員告訴繆先生,現在可以更換物聯網表,直接手機端充值就可以了。
合肥合燃華潤燃氣工作人員介紹:物聯網表用氣更安全,遠程抄表不擾民,用氣繳費更便捷,此次他們參加活動,目的不僅是為居民解答各種燃氣、燃氣器具方面的疑問,也是為了向社區居民普及物聯網表,“去年下半年我們公司開始向居民普及物聯網表,計劃三年內將整個合肥市我們公司的用戶全部替換為物聯網表。”
4月22日上午,合肥合燃華潤燃氣的工作人員就居民詢問的燃氣灶具連接管、燃氣表具、交費、一年上門檢修幾次等問題,為居民充分答疑解惑。繆先生表示:“此次新安幫幫團進社區的活動非常好,我跟供水和燃氣都問了關于我自家的一些問題,都很實用。”
記者也看到,合肥合燃華潤燃氣的工作人員隨身背著一個工具包,工作人員武先生說:“有時會遇到一些臨時性、突發性的問題,需要我們隨時上門解決。”
合肥供水集團:要有意識地控制水龍頭流量
4月22日上午9點多,合肥供水集團清?親志愿服務隊三位工作人員攜帶供水宣傳標識牌,前來新安幫幫團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將“節水小竅門”,“到戶水價結構明細表”“好品質 好服務”的宣傳標識牌豎立在活動現場展臺前,站臺上,則擺放了合肥供水集團的便民服務手冊等宣傳單頁。
合肥供水 清?親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向前來咨詢的市民,介紹了節約用水知識,分享如何查詢水費,并主要向市民介紹一些供水小常識,例如水價的構成,對連心橋供水熱線64422666的宣傳,以及用戶如何通過互聯網的途徑查詢繳納水費,“要養成隨手關水,一水多用,適量用水,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此次新安幫幫團活動,合肥供水集團清?親志愿服務隊還重新印發了新的宣傳頁,增加了更多的常見用水小知識,例如:水龍頭全部打開,一分鐘流出2—7.5升水,開一半一分鐘流出1—3.8升水,“希望廣大市民要有意識地控制水龍頭流量。我們還宣傳循環用水,一水多用的小知識,家庭動植物用水,可用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或養魚水給盆栽植物澆水,既可節水又能促進植物生長。根據植物特點使用噴壺適量澆水,避免花盆水溢出。”孫文政說。
活動現場,合肥供水集團清?親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張睿源表示:合肥供水服務是24小時隨時在線,用戶反映的水壓、管網維修,水質等問題,或者是戶外管道漏水等問題,“我們都會在半小時內趕到現場,正常的供水問題我們很快就能解決。”除了攜帶宣傳單頁,“我們的供水搶修車也隨時待命,如果有用戶需要供水搶修我們會立即出擊。”
合肥供電公司:8位“電力人”現場服務
4月22日上午,國家電網安徽電力(合肥)皖美共產黨員服務隊,8名隊員先后來到新安幫幫團活動現場,他們攜帶來了國家電網的宣傳服務牌,現場拉起宣傳橫幅,為市民發放印有安全用電知識的撲克牌,熱情接待每位前來咨詢的市民,并介紹居民階梯電價政策,以及針對企業的電費金融產品,“一個是介紹針對企業的電費網銀產品,另一個是針對居民的電價政策介紹,針對高低壓用電客戶的業務,都可以在APP上辦理。”合肥供電工作人員江佳健同志說。
活動現場,合肥供電還送給前來咨詢的市民電力設施保護撲克牌,“我們帶來了100副宣傳撲克牌,讓群眾在休閑娛樂時,也可以同步了解電力設施保護的常識。”合肥供電工作人員江佳健說。記者現場注意到,前來咨詢的居民多以“安全用電問題、電價”問題為主,均得到滿意答復。
心理咨詢:二胎弟弟不受姐姐待見,怎么辦?
活動開始前,雅之琳心理工作坊的幾名工作人員也已經到達了現場,時刻準備著為市民朋友解決心理難題。
“我最近工作壓力特別大,經常失眠,每天都接收到很多負面情緒,很痛苦。”市民周先生向心理咨詢師張老師訴說到,原來,周先生是一名服務行業的從業者,負責處理客戶投訴。“現在人生活質量提高,維權意識也增強了,有時候感覺不是大問題,都會選擇投訴。”周先生稱,自己每天要接很多電話,精神一直緊繃,壓力很大。
張老師聽完傾訴后開導道,“工作上可以劃分任務的緊急程度或者解決難度,分級逐一擊破,可以緩解雜亂無序的焦慮,還可以通過轉移客戶的注意力去緩解自己的工作緊張情緒,同時自己也要放平心態,可以和朋友一起‘吐槽’、傾訴,學會排壓、解壓。”
心理咨詢服務。
活動中,一位年輕媽媽左女士也來到現場,原來,左女士也遇到了難題。左女士育有一兒一女,女兒一直在老家上學,如今,已是二年級,現在生活條件各方面都漸入佳境,她希望把女兒也接到身邊來,在合肥上學,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女兒卻不領情,并且對二胎弟弟非常敵視,不接納。
雅之琳心理工作坊的心理咨詢師解釋道,孩子對陌生環境存在恐懼,是正常的現象,家長要詢問孩子恐懼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找到解決的辦法,去消除孩子的恐懼。另外,孩子也是很敏感的,會感覺“二孩”的出現導致家人的愛與關懷被分走了。“父母一定不要說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這類話,可以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愛,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同等的,多了一個弟弟或妹妹,是多了一個人來愛你。”
雅之琳心理工作坊王琳老師告訴記者,現場前來咨詢的幾名年輕人,大多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而產生失眠、心理焦慮和壓抑等,此類情況可以來個短暫休假調節,轉換心情,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系,分散自己的注意,或者選擇把情緒發泄出來,都是緩解壓力的好辦法。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許佳 余康生 朱慶玲 攝影報道 通訊員 謝虹齡 實習生 張光潔 管禮 楊蕙雯 黃雨晴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