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今,副業“搞錢”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共識。他們在正職之外,探索著各種副業的可能性,靠興趣和專業技能花式變現,但副業往往也并不輕松,需要付出不少精力。那么年輕人都是因為什么開啟副業生涯?他們從副業中收獲了什么?近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四位年輕人從事副業的故事。
為了雙胞胎女兒能多掙點就掙點
人物:阿輝 主業:國企電氣運行人員 副業:外賣配送
大皖新聞訊 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很多外賣騎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在這些忙碌的身影背后,或許都隱藏著一個努力生活、不服輸的故事。合肥市民阿輝(化名)在一家國企上班,雖然工作穩定,但他在下班之后,常會騎上電動車開始東奔西跑接單送外賣,而且已經堅持了3年。阿輝說,家里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如今已經6歲了,利用下班后的空余時間去送外賣,是想增加收入,補貼家用。
下班后有不少空閑
“3年前,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我就想把空余時間利用起來。”阿輝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自己有十幾年的工作經歷,目前是一家國企的電氣運行人員。日常工作“三班倒”,早、中、晚班各上兩天,然后休息兩天,每天工作時間在8小時左右,工作比較穩定。在雙胞胎女兒出生后,自己平常下班后便和妻子一起帶孩子。3年前,阿輝的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家里老人幫忙接送,自己下班后倒成了“閑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有了去做外賣配送員的想法。
阿輝說,當時他在一個短視頻平臺上了解到如何成為一名外賣騎手,感覺并不復雜,主要是要有時間。阿輝告訴記者,送外賣也有很多方式,有專送模式,就是做平臺的全職騎手,但要求服裝統一,在線時長和單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太適合自己。另外還有眾包模式,騎手沒有上線時間的規定,工作自由靈活,多勞多得,這種模式比較合適。
阿輝對記者說,看到短視頻平臺上一些外賣騎手的經歷,自己有些心動,家里也有現成的電動車和頭盔,在順利注冊并辦理健康證后等,他買來外賣箱等裝備,和妻子說了出去做外賣配送員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不會影響本職工作
“雖然外賣配送員沒有太多的門檻要求,但這個工作還是很辛苦的。”阿輝對大皖新聞記者說,一般他送外賣的時間在下午和晚上,比如下午2點多結束早班后,他便會去送幾個小時的外賣,到晚上6點左右,便回家去吃晚飯,吃過晚飯再出來跑一會。阿輝說,他原以為外賣配送員的工作會比較容易上手,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一開始因為不熟悉路線,雖然接了單,但要開著手機導航,這樣就比較耽誤時間,往往會出現超時扣錢的情況。
跑多了,對一些路線慢慢熟悉,情況也逐漸好轉起來。不過阿輝告訴記者,雖然慢慢適應了騎手的節奏,但他也不會搶太多的單子,因為有著本職工作,送外賣也是建立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之上,而且每天跑的時間也并不固定,有時跑兩三個小時,有時則會跑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總體來說,阿輝送外賣比較“佛系”。“畢竟是騎車送外賣,路上車多,安全騎行很重要。”阿輝說,遇上超時完不成的單子,也不會太趕時間,扣錢就扣錢吧,有時覺得上班累了,也會選擇不去跑。
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
阿輝向記者簡單介紹了送外賣的情況:送外賣也分旺季和淡季,他最多的一天跑了40單,掙了400元左右,但這是情況好的時候,一般是跑不了這么多單。最近這幾個月的情況也還好,每個月通過送外賣,能額外帶來三、四千元的收入,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多勞多得,得跑起來。
阿輝說,不光是他,其實在身邊也有同事和朋友,在主業工作之外去送外賣,他覺得送外賣也是靠自己的勞動賺錢,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通過努力多掙一點,不丟人。不過阿輝也認為,要協調好主業和副業之間的關系,不能因為副業,耽誤了主業工作。
阿輝說,家里有兩個寶寶,馬上要上小學,而且要報一些課外興趣班,經濟壓力還是有一些的,在本職工作之余出來跑外賣,也是想多掙一些,緩解一下生活上的壓力。
雖然有妻子的支持,但阿輝的心中還有著一絲愧疚:平時下班之后就去跑外賣,對雙胞胎女兒的陪伴自然就會少一些。阿輝說,雖然常在外送外賣,但大部分時間都會回家吃飯,有時在外面時間長了,還是很想孩子的。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通訊員 季云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