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 3月23日,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又有重大突破!由中加健康研發的MOBINEURO Alita 1.5T術中磁共振系統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審核與510(k)認證,正式獲得醫學影像類設備的醫療器械上市許可。該系統是國內首套獲得FDA上市許可的術中磁共振系統,實現了完全國產替代。
MOBINEURO Alita 1.5T術中磁共振系統。
這項“合肥造”系統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交叉研究平臺”項目的建設內容之一,設備主要適用于神經外科精準手術。MOBINEURO Alita 1.5T作為平臺子項目,在系列地方科技政策支持下打通了技術、人才、產業等關鍵環節,提前八個月完成了研發、系統集成與醫療器械注冊工作,實現了我省在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研發、制造與產業化領域的重大突破。
這項系統具備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際廠商在該領域長達數十年的產品壟斷,實現了腦部大型醫學影像設備的國產替代,在神經外科臨床應用、多模態精準醫療、腦機接口研究等領域具有重大價值。
應用于實際醫療中,這項技術突破能為老百姓帶來怎樣的利好?據了解,術中磁共振成像系統能在神經外科手術過程中進行腦部成像,幫助醫生及時了解患者在開顱手術過程中腦位移和腫瘤殘留情況,還可以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調整和選擇最佳手術方案,為神經外科醫生更好地治療腦腫瘤、血管畸形和其他一些顱內病變疾病提供先進的輔助手段。
顛覆性技術的突破,離不開合肥多年的科技耕耘。自2017年合肥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來,合肥堅持以市場化導向、企業需求牽引科技創新,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如在全國率先組建運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專項基金,采用“直接補助+股權投資”方式支持科學中心重大成果轉化落地。
截至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已投入資金近300億元,共34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0項成果入選年度中國科技十大新聞,太赫茲成像、大氣能見度儀、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腦PET等200余項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轉化。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