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規劃項目在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標。記者了解到,此前曾流標的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工程近期也將再次招標。作為合肥城區內唯一的“寶貝山”,今年大蜀山相關規劃及提升改造項目招標動作頻頻,年內啟動改造幾成定數,大蜀山未來將如何提升備受關注。
動態:今年已啟動兩輪公開招標
今年1月19日,安徽公共資源交易集團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園管理處委托發布公告,對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工程EPC項目進行公開招標。合同估算價高達7686.93萬元,資金來源為合肥市級財政統籌。
記者了解到,所謂EPC項目,是指承包方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總承包,并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負責 。簡言之,這一標的囊括了大蜀山一期改造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的全流程項目。這也意味著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改造正式拉開了大幕。
不過,因為有效投標人不足規定數量,這一項目于2023年02月13日公示流標。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于近期啟動二次招標。“今年肯定是要完成招標,并啟動建設的。”有知情人士向大皖新聞記者透露。
時隔不久,3月3日,由合肥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主導的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規劃項目在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標,標的預算金額450萬元。記者從該局了解到,和上述項目相比,這一項目側重于前瞻性,將對大蜀山森林公園的未來進行規劃設計。其中,也將充分考慮到與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工程的銜接性。
探訪:停車難等問題困擾大蜀山
大蜀山森林公園被譽為合肥“綠葉之肺”,是合肥城區中唯一一座“城中山”。2013年,其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在合肥市生態格局和公園體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是合肥市民關注喜愛的休閑地。2007年大蜀山啟動西擴景區建設,近年來也曾多次進行局部改造,整體設施和景觀環境得到了提升。
不過,眼下困擾大蜀山的,仍舊有很多難題。其中,市民感受最深的便是停車難。記者了解到,每到周末,大蜀山會迎來大批登山游客。而距離大蜀山較近的是北大門雪霽山莊停車場以及市委黨校西100米附近的停車場,兩處停車位加在一起不過上百個。雖然逢節假日及雙休日,機動車可以在交警指揮下沿玉蘭大道及望江西路兩側機動車道有序停放,但仍舊無法滿足大量的需求。
而且記者了解到,更嚴重的停車難問題出現在大蜀山西擴景區。此前,西擴景區楓林路作為景區內部道路,兩側是可以停放車輛的。自從該路段被改為市政道路之后,兩側停車位就被取消了,僅節假日和雙休日兩側可臨時停放。也就是說,在工作日,市民和游客想去西擴景區游玩,根本無法找到一個合規的停車位。“有市民打市長熱線反映過,我們公園也接到過不少咨詢電話,問我們去西擴游玩可以在哪里停車,我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公園管理處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除了停車難題,大蜀山森林公園的一些基礎設施陳舊也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景區環山道一些路段出現下沉開裂的情況,樓梯青石板有嚴重磨損,景區內公廁設施老舊有待提升等。
關注:大蜀山將如何提升改造
記者了解到,本次合肥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公開招標編制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規劃,項目范圍北至長江西路、南至望江西路、西至繞城高速、東至香樟大道,區域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其在實施層面規劃范圍為環山路以內及山下駐山單位,區域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這應該也是近年來有關大蜀山規劃的“大動作”。
按照要求,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提升需體現自然環境優良、配套設施完備、游憩功能齊全、近景遠觀兼顧、地方特色鮮明的特征,并且能在安徽省內起到標桿和示范作用,在國內能夠具備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
規劃內容還需要體現“還山于民”,重點是完善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城市休閑游憩功能;優化交通組織,解決現存停車難等問題,提升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可進入性與內部道路系統的完整性;補充升級基礎市政配套設施,安全管理、森林防火、智慧景區等專題研究,滿足便民服務與游覽服務需求。
而在即將重啟二次招標的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工程招標文件中,也明確了一些改造計劃。包括:山體景區山頂平臺、北入口區域、微波站平臺、二平臺等節點綠化、鋪裝、景觀等綜合提升改造深化設計;現有13座公廁系統提升以及閑置房屋改造工程深化設計;車行道及游步道系統修復完善深化設計;綠化恢復及提升工程深化設計;附屬設施綜合提升深化設計等。
目前,大蜀山頂上原有的小賣部已經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主要節點擺放的自動售賣機,為登山市民和游客提供飲用水售賣等簡單商業服務。值得期待的是,在未來,大蜀山森林公園內還將規劃打造一批可游覽體驗且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項目,形成大蜀山風景片區特色。并將針對山頂平臺、主要出入口、重要節點開展地標設計,力爭打造一批標志性的網紅打卡點。
大皖新聞記者 陳麗卿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