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量子計算因其強大算力日趨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的戰略制高點,電影《流浪地球2》的量子計算機“MOSS”也讓人贊嘆其能力的強大。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量子計算能力,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大的“量子算力”支撐?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教授建議,要加快我國量子計算研發和應用推廣。
郭國平建議,發改委要牽頭出臺加快我國量子計算應用落地相關政策措施,建立相應跨部門協調機制,多部門協同推進量子計算技術與產業發展,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關鍵問題。“要鼓勵使用現有國產首臺套量子計算機,引導國產量子計算機更快進入我國經濟體系,盡快對國民經濟形成實際算力支撐。”同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責任,鼓勵央企及大型國企率先開展量子計算應用賦能場景示范,包括金融、生物醫藥、新材料、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密碼破譯、智能制造等領域,以促進我國量子計算技術在經濟層面的應用。
郭國平表示,要發揮國內市場優勢,以應用“反推”行業技術發展,從而建立完整量子計算應用生態體系,促進量子計算產業鏈創新鏈與應用需求的深度融合,“可以設立企業牽頭的量子計算產業應用中心,給予國家專項資金支持計劃,落實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扶持產業發展。”
郭國平認為,量子計算不是一代人能夠完成的事業,要從“娃娃”抓起,要從源頭上加強對量子計算的科學客觀認識,逐步在中國形成對量子計算的共識,形成一代又一代中國量子計算人接續奮斗的局面。他建議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在全國大中小學尤其是高校中進一步加強國產量子計算機、量子操作系統、編程語言宣傳推廣,讓更多的中國的“下一代”了解和掌握量子計算基本常識,引導學生特別是高校青年學生養成用國產量子操作系統習慣,逐步構建中國自主量子計算應用生態圈。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黃子健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