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日報報道 2月23日,記者從共青團合肥市委十五屆六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23年,全市共青團將錨定“青春合肥”目標,在強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領、促進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青少年發展成長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青年IP”城市名片,為“青春合肥”提供青年力量保障。
聚焦思想引領,講好“青春合肥”故事
會上,記者翻開《合肥共青團2023年工作要點》,注意到,2023年,合肥市共青團將持續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擺在了首位。
一方面,圍繞持續深化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青馬學員”等深入基層宣講,動員全市各級團組織、少先隊組織和青學聯開展組織化學習,發揮團屬新媒體平臺優勢推進網絡文化產品戰略,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青少年中入耳入腦入心。
另一方面,深入開展“青年大學習”和“紅領巾愛學習”行動。用好“青年大學習”“紅領巾愛學習”網上主題團隊課,組織知名專家學者、青年榜樣典型等宣教力量走向線下走進高校、走入青年,開展“青年大學習”宣講交流進校園主題活動。
此外,用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線上線下聯動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宣傳“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等青年典型的先進事跡,持續開展“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最美中學(職)生”“合肥市大學生辯論賽”等主題活動。
聚力“招才引智”,吸引青年學子在肥就業
當前,大量的優秀青年集聚合肥,如何發揮青年在合肥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會上也給予了明確思路。
一方面,全力促進青年就業工作。以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就業系列活動為抓手,統籌市縣兩級企業組團赴省內外高校“招才引智”,吸引更多畢業生來肥就業,助力招攬更多優秀人才。扎實開展“千師萬生進高新”“高校學子包河行”等活動,推進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和返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整合全市各地各級黨政機關資源,提高高校畢業生“留肥率”。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青年合作交流機制。深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文化”青年創新發展聯盟建設,依托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青年科技文化創新交流中心,推進與滬蘇浙地區團組織深度合作。圍繞合肥重點戰新產業集群,積極參與重點產業鏈專班工作,不斷吸引青年企業家、青年人才來肥投資、就業創業。
此外,抓實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崗位建功。發揮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青字號”工作品牌示范引領作用,實施新時代青年崗位建功行動,動員青年更加積極地參與創新創業、崗位建功、社會治理。在各行業領域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評比活動,承辦好團省委“青創會客廳”服務青年就業創業活動,組織青年參與“創青春”“挑戰杯”等科創賽事。
聚合服務青少年,加強“青春實踐”品牌建設
2023年,合肥市共青團將持續深化“一改兩為”,提升聯系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實效。
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合青護航·快樂成長”未成年人保護和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加大進社區、進校園行動力度。完善合肥市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深化維護青少年權益崗、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等平安創建活動。加強市級服務臺建設,提升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社會資源整合能力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廣泛動員青年參與關愛行動、暖冬行動、生態環保等領域志愿服務,全力保障園博會、科交會、制造業大會等大型賽會志愿服務工作。實施“青春志愿小區”行動,推進在肥高校學生與小區結對“全覆蓋”,力爭為每個小區“管家”配備青年志愿者助手。組建專業應急青年志愿者隊伍,發揮團員青年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的生力軍作用。
大力引導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開展鄉村基層團組織建設、鄉村青年人才培養、涉農創業扶持、鄉村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宣傳和困難群體幫扶等。持續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大學生投身鄉村振興。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