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幾年,隨著露營等戶外活動的興起,每逢周末、節假日,城市的各類公園成為市民的首選“目的地”,這也使得許多綠地、草坪不堪重負。最近,合肥市的部分公園試點小草“輪休”,對草坪實行分區域養護管理和開放,不僅減輕了草坪的養護壓力,也減少了對市民游玩的影響。下一步,合肥市計劃在近400個公園游園中,分步開展推廣這種養護管理方式。
廬州公園:讓草坪分批修復與生長
從東門進入廬州公園,記者看到眼前的草坪周圍拉上了警戒線。“這片草坪有3000—4000平方米,因為是從入口到地標山的必經之路,所以平時被踩踏的比較多。”廬州公園管理處管理科科長張家輝介紹說,特別是疫情結束后,外出游玩的市民增多,草坪的部分區域已出現了明顯的“斑禿”。
廬州公園是敞開式公園,總面積14.4萬平方米,除了東門入口處的這片草坪,園內的婚禮花園同樣被圍了起來,進入臨時休整期。“這里地勢平坦,有近3000平方米,除了舉辦戶外婚禮,很多游客會選擇在這里搭帳篷。”張家輝表示,前期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最多的一天搭了500多個帳篷。此次公園對草坪實行“輪休”,就是想讓草坪能夠分批進行修復與生長。
廬州公園東門入口處的草坪被圍了起來。
據介紹,廬州公園的草坪主要是馬尼拉和百慕大兩個品種,到了冬季會補植黑麥草,這樣能夠保證一年四季常綠。每年的初春、初冬比較適合草坪“輪休”,對于“輪休”的草坪,工作人員將加強施肥、澆水等,并對零星斑禿或者損壞嚴重的草坪進行更換。前不久合肥雨水較多,有利于草的生長,如果順利的話,部分“輪休”的草坪這幾天就能開放了,不過對于一些草皮破壞較為嚴重的區域會相應延長“輪休”的時間。像這樣采取“輪休”的方式,不能能夠促進院內草坪的恢復,也節約了草坪的更換費用。
逍遙津公園:計劃3月份實施小草“輪休”
2021年7月1日,改造后的逍遙津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每到周末和節假日,許多合肥市民和游客都選擇來這里休閑游玩。
“以2022年為例,全年入園游客超過一千萬人次,由于游客較多,我們又是開放式公園,對草坪的生長有很大影響。”逍遙津公園管理科科長歐國嵐介紹說,最近天氣不錯,公園里梅花盛開,游客絡繹不絕,上個周末,每天的入園游客達到8萬人次左右。“面對這樣的客流量,無法對草坪進行封閉式修復,小草‘輪休’比較符合現實需求。”
歐國嵐告訴記者,逍遙津公園在改造期間重新鋪設了草坪,為加強草坪的養護,除了日常巡查,工作人員在遇到電動平衡車進入草坪等行為時也會及時進行勸導。“草坪的等常態化養護工作我們一直在做,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之后,會對部分損毀嚴重的草坪進行分區域、錯時養護。”歐國嵐說,春季是小草生長的“黃金時期”,考慮到目前每日入園的游客較多,公園計劃從3月份開始實行小草“輪休”。
據了解,逍遙津公園的草坪集中在南大門入口處、逍遙閣附近,以及兒童樂園周邊等區域,這也是平時人流量較大的地方。西園以植物和自然風光為主,有4塊草坪,人流量相對較小。“小草‘輪休’可能會從游客較少的區域開始,逐步向園內其他區域推進。”歐國嵐表示,對于“輪休”的草坪,他們將進行除雜、施肥、灌溉,并對一些板結的草坪打孔透氣,盡快讓小草復壯。
合肥將分步推廣草坪養護分區域管理
近期,合肥市廬陽區廬州公園、逍遙津公園、杏花公園等公園對草坪實行分區域養護管理和開放,像這樣讓小草“輪休”,減輕了草坪的養護壓力。
“春秋季節氣候適宜,公園游客多,由于大量的踩踏,公園草坪斑禿、死亡情況較為常見。”合肥市廬陽區綠化管理中心公園科負責人介紹說,因為草坪養護成本高、養護難度大,一般情況下都不鼓勵游客對草坪、特別是觀賞性草坪進行踩踏,但隨著大家對草坪休閑活動的需求越來越大,園林部門就要在園林養管和群眾需求之間尋找平衡。目前,廬陽區部分公園采取小草“輪休”,即錯時分區域維護的方式對草坪進行復壯養護,除維護期內的草坪、觀賞草坪外,公園內其他草坪均向市民游客正常開放。
通過“輪休”,可以給草坪提供充分的生長和復壯時間,等草坪無斑禿、無枯死,長勢疏密一致時,即可開放,封閉時長約45天至60天。秋季播撒冷季草時,臨時封閉時長為20天左右。之后,廬陽區也會繼續推廣這種做法,各公園結合客流以及管養實際進行。
此外,大皖新聞記者也了解到,除廬陽區的部分公園外,合肥市多個大型城市公園也開展了草坪養護分區域管理試點工作。下一步,將在合肥近400個公園游園中,分步開展推廣這種養護管理方式。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