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合肥市交通局獲悉,2022年以來,合肥立足《合肥市“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打造江淮聯運中心,完善通江達海的干線航道網絡,加快推進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水運建設投資23.18億元。引江濟淮一期工程航運部分順利實現試通航,“一網四線”航道主通道格局初顯,現代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初步建立。
“一港七區”港口布局加速落子
根據規劃,合肥港計劃建成南淝河、江淮運河、豐樂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環湖7個港區,各港區分工明確、錯位有序發展。
2022年以來,合肥港多個港區建設取得新成果,港區布局進一步完善,為建設區域性樞紐港、打造江淮聯運中心奠定基礎。其中江淮運河港區、裕溪河港區相繼建成新的集裝箱碼頭(派河國際物流園一期碼頭8個泊位、巢城港二期碼頭2個泊位),新增集裝箱通過能力30萬標準箱,建成后合肥港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90萬標準箱,較2021年底增加50%;兆西河港區廬江佑順碼頭如期開工;南淝河港區東航碼頭提前開工建設。
“一網四線”航道主通道格局初顯
2022年,合肥市內新增高等級航道約160公里;完成巢湖湖區航道散兵避風錨地維護、店埠河航道養護,疏浚土方25.7萬方;引江濟淮一期工程航運部分順利實現試通航;合裕線擴能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加強兆西河通江一級航道研究。由環巢湖航道網及合裕線、江淮運河線、菜子湖線、兆西河線四條外向通道組成的“一網四線、北連南通環湖延”的高等級航道網初現雛形。
現代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初步建立
2022年,合肥港發揮連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加強與沿海、沿江港口的聯動發展,港口運輸服務水平提升顯著。 探索與省內沿江城市合作共建“飛地”港口;加密“合肥-上海”等直航航次密度,進一步提升“港航巴士”運輸保障能力;通過“陸改水”運輸有力保障本地多家重點外貿企業的運輸暢通,服務產業園區和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2年,合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389.1萬噸,同比增長2.5%;集裝箱吞吐量42.0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28%;其中合肥-上海港航巴士共發運143個航次、完成集裝箱運量11767標準箱,其中外貿箱2074標準箱;完成水路貨運量10768萬噸,同比增長13.72%。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