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報道 臨近春節,不少人家中已在歡喜籌備年夜飯。為讓市民們過好年、好過年,合肥市不僅啟動了2023年春節期間“惠民菜籃子工程”,還加大價格監測與困難群體生活保障,為廣大市民送上“新春民生禮包”。
“惠民菜”春節熱銷
春節將近,超市和菜市場內人頭攢動,家家戶戶都在置辦年貨。在合家福天鵝湖畔店內記者看到,這里不僅“菜籃子”充足,價格也十分劃算,“惠民菜”受市民熱捧。
冬瓜市場均價2.04元/斤、惠民零售價1.18元/斤;大白菜市場均價1.49元/斤、惠民零售價0.89元/斤;豆角市場均價7.57元/斤、惠民零售價6.35元/斤……在“惠民菜”專區,該門店還推出了大娃娃菜、甘藍、青蘿卜、洋蔥等1元的“惠民菜”。
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了解到,為有效引導春節期間市場價格預期,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今年1月15日至27日,合肥市再次啟動“惠民菜籃子工程”,共計13天,覆蓋整個春節假期。全市城區共23家企業190家門店參與活動。
合家福天鵝湖畔店也是參與門店之一。該超市店長梁華貴介紹,“惠民菜籃子工程”期間,門店加大了蔬菜和肉類的儲備量,較平時增加了6-10倍,保證供應充足。
自2011年啟動“惠民菜籃子”工程以來,合肥已經連續13年為市民們送上“民生禮包”。合肥市發改委價格監測處負責人陳紅亮表示,僅2022年,合肥累計啟動“惠民菜籃子工程”117天,占全年近1/3的時間。全年銷售惠民菜共6692萬斤,讓利5240萬元。
蔬菜價格同比下跌
家住附近的葛飛正在超市內挑選蔬菜,他告訴記者,超市內“惠民菜”價格優惠,不過在農貿市場內買菜,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菜價有所上漲。
對此,陳紅亮分析,春節期間市場需求提升,加上雨雪天氣來臨等因素,導致近期合肥蔬菜零售價格有所上漲,但較去年同期價格下跌明顯,均價下跌了10.10%。
從1月9日到15日的監測情況來看,市內18個蔬菜品種市場零售均價為3.67元/斤,較前一周零售均價上漲6.01%,其中青椒、尖椒、黃瓜、茄子、豆角漲幅靠前。相比去年同期,西紅柿、圓白菜、冬瓜、毛豆角、芹菜下跌較多,分別同比下跌37.50%、30.37%、27.88%、26.98%、22.68%。
灌臘腸也是不少家庭過年必備的“儀式感”。面對明顯上漲的市場需求,近期合肥的生豬出欄價和終端市場豬肉零售價卻延續下跌趨勢。
根據市發改委監測數據顯示,1月9日-13日,生豬出欄價為7.5元/斤,較前一周價格下跌8.54%,較上月同期價格下跌21.05%。終端市場豬肉零售價也繼續回落,監測的后座肉、五花肉、精瘦肉3個品種本周市場零售均價分別為15.21元/斤、17.38元/斤、20.75元/斤,較上周價格均有10%以內的下跌,但較上月同期,價格下跌明顯,其中后座肉降價最為明顯,價格下跌23%左右。
在糧油市場方面,行情基本穩定。陳紅亮介紹,粳稻、普通雜交米、優質雜交米、豆油價格小幅下降,小麥、粳米、面粉價格小幅上漲,其他糧油價格與上期基本持平,全市糧油市場貨源充足。
適時啟動物價補貼
春節期間,大家基本都停下了手中的課業和工作,歡度佳節。不過,合肥民生商品價格保障可是一刻都不歇。
“春節期間,我們將開展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一日一報、及時預警。”陳紅亮告訴記者,合肥市發改委將依托全市10家大型連鎖商超和農貿市場,開展全市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應急日報機制,重點監測糧油肉蛋菜奶等30余種民生商品價格情況。一旦發現價格異動,將及時預警并提請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應對舉措。“我們還將會同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開展兩節期間市場巡查,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新春溫暖”不落一人,除了為廣大市民推出“惠民菜”等民生禮包,合肥也掛念著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春節期間,合肥也將加大對困難群眾物價補貼力度。“我們會密切關注我市CPI及食品價格漲幅情況,達到條件及時啟動價格臨時補貼機制。”陳紅亮介紹,屆時將按照“按月計算、當月發放”原則,及時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2022年,合肥市全年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460萬元,全市超29萬困難群眾受益。
政府儲備糧也為百姓餐桌“托底”。陳紅亮表示,目前合肥的政府儲備豬肉2400噸、耐儲蔬菜6000噸、成品糧儲備3萬噸、儲備油6000噸。其中,成品糧油儲備可滿足主城區常住人口15天以上的市場供應量,加上商業庫存量,可以及時滿足市場應急供應。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