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商報報道,“袖珍大棚”“覆蓋著地膜的菜地”“堆在鐵路橋橋墩下的塑料薄膜”,合肥市瑤海區東二環路與北二環路交口東南側的鐵路橋上,列車緩慢經過,橋下菜地“生機盎然”。站在半人高的菜地向北眺望,菜地、社區辦公室、北二環高架、高層住宅鱗次櫛比。風一吹,一陣臭味飄來。“我5年前搬來的時候菜地就在這里了。”毗鄰菜地的合肥銀領時代花園小區里,一位居民介紹,每到夏季,這里就能聞到一股明顯的臭味,有關部門曾多次來此清理,但至今菜地依舊“堅挺”。
創建宣傳欄后 “藏”著一片菜地
1月6日,合肥市瑤海區東二環路與北二環路交口東南側,“菜地”坐落于此處的一片約半人高土堆上。
菜地由兩個長方形地塊組成。一塊位于銀領時代花園小區南側圍墻與鐵路圍欄的“縫隙”里;一塊從跨東二環鐵路橋的橋墩處向北延伸約160米至小區西側的北1門,其東西兩側分別為銀領時代花園小區的3棟住宅樓和東二環路。
菜地50米外即為合肥市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江佳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方廟地鐵站3號出入口。菜地入口則藏匿在香江佳元社區文明創建宣傳欄后,兩塊壘起的石磚充當了臺階的作用。
菜地里“生機盎然”,人為公式出的土路通向四面八方。百余平的土地上不僅種滿了白菜、蔥蒜等農作物,還堆起了如坐墊、籃筐、塑料薄膜等雜物。至少有3塊袖珍大棚矗立其中,部分土地上還被覆蓋了大片地膜,抬頭即是鐵路接觸網。
跨東二環鐵路橋橋墩處,擺滿了泡沫箱、水桶、塑料薄膜。數條疑似纜線的黑線從鐵路橋上向下延伸至“菜地里”。其中,一條鄰近橋墩的黑線上還被綁了一片白色塑料。
由此向東走,別有洞天。道幅不足3米的地塊上種滿了蔬菜,綠色網狀薄膜散落一旁。走了約百余米,一塊與鐵路圍欄同款的鐵絲網和上了鎖的木板橫亙在前,內部除了菜地外,還有柵欄等雜物。
“道閘”與銀領時代花園小區南側圍墻的夾角處有一片爬滿蚊蟲的小水塘。水塘四周除了壘起的石塊,還有一個用紅布和白色木板搭成的“親水平臺”。“除了靠天收,從家里拎水,有時候我們也會從這個‘井’里挑水澆菜。”正在打理袖珍大棚的菜地主人說道。
菜地存在多年 澆菜異味擾民
“電梯里都是尿騷味,投訴很多。”安徽新長江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銀領時代物業服務處工作人員回憶,曾有業主將家里稀釋過的尿液拿到菜地去澆。她介紹,小區圍欄以外,不屬于他們管理。但是因為物業曾多次接到業主關于菜地異味擾民的投訴,所以也主動對種菜的居民進行過勸阻,但效果不佳,“這片菜地至少有3年了。”
2022年年中,銀領時代物業服務處工作人員對毗鄰菜地的小區西側圍欄進行了加固,防止在此種菜的居民從小區里進入菜地。“之前他們去種菜澆水,要繞好大一圈,就把欄桿破壞掉了。”
“夏天味道更重,我們很多人都投訴過,但現在菜地不還在那?”小區居民介紹,2017年左右,他搬到此處時,菜地就已經存在。
1月6日,菜地與銀領時代花園小區圍欄交界處,一位牽著孩子的居民正拿著兩個水桶忙碌。水桶里,漂浮著果皮、米粒等雜物。“這是我拿雨水漚的,這里面是家里的淘米水、洗菜水、刷碗水。”
過來“種著玩” 查完“我們再種”
“搞搞就不給搞。” 一位正在整理大棚的菜地主人歷經了多輪清查。“今天來查,明天來查,查過了,我們再種。”6年前他來此“開荒”時,地里還有磚頭。
采訪中記者發現,此片菜地由多位居民“共享”且較為“緊俏”。據菜地主人介紹,目前這里已經沒有空余的土地,前幾日還曾有居民來此詢問是否有空地可以種菜。
“其實我們也就是來種著玩,在家也無聊就當鍛煉身體了。”菜地主人表示,他們種的菜一般供自己和家人食用,如果有富余,會再贈送給親戚朋友。“這里也有種了菜再出去賣的。”她認為,自己種菜有成就感,吃起來特別香,還是無公害蔬菜,吃著也放心。“搞給俠們吃很好。”
采訪中,多位小區居民表示,去年菜地上曾有多棵樹木被移走,一度有傳言要在此地建設小型公園。“管不過來,地空著肯定有人種。”“一個人種,都眼熱。”
多次遭遇整改 菜地依舊“堅挺”
當日,記者以小區居民身份,撥打了公告欄上的合肥市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江佳元社區便民電話,反映此處菜地擾民問題。在記者再三向工作人員說明菜地位置后,對方表示,此事不歸他們管理, “要不然你打一下12345試試。”“要不然你跟你網格長反饋一下。”
記者檢索發現,2019年至今,合肥市瑤海區城市管理局、合肥市瑤海區方廟街道等單位曾多次公開報道在此地開展的違規種菜整治行動。其中包括當日向記者表示此事他們無法管理的香江佳元社區。
合肥市瑤海區城管局2019年11月18日發布的一篇題為“瑤海城管: 鐵路沿線違規種菜現象重拳整治”的部門動態顯示,此次整治行動主要針對鐵路周邊東升花園段及銀領時代段,這些路段地下埋有線纜、光纜,種菜灌溉會對電纜、光纜造成腐蝕,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下一步,瑤海區城管局將強化宣傳力度,加強巡查管控,做到發現一處、處理一處。
另據合肥發布消息,2023年1月5日下午,合肥市相關領導在城區調研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實習生 顧妍 文/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