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位于合肥市固鎮路上的國貿景成小區交付使用已一年左右,可是11月16日,該小區的居民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因電動車無處停放,不少電動車只能停放在小區西門和南門附近,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11月16日,記者就此事到現場探訪,小區物業和開發企業人員回應稱,小區內共有住宅1044套,隨著入住的業主越來越多,要停放的電動車也越來越多,就電動車停放問題曾提過幾種方案,但因業主意見不統一,遲遲沒法解決。記者了解到,轄區相關部門已介入此事。
居民反映:電動車扎堆停放小區外 風吹雨淋充電難
“小區交付已經一年的時間了,電動車停放的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小區居民何先生(化名)對大皖新聞記者說。據何先生介紹,小區內地下車庫內明明有非機動車停放點,可是沒有合適的非機動車通行線路,導致非機動車無法進入,從去年到現在,都只能是將車子停在小區外。何先生說,眾多電動車扎堆停放在小區門口,因為車子較多,有的都停到路邊去了,平時任由風吹雨淋。
何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電動車停在小區外,充電也成了難題,雖然現場設置了充電樁,但有少數插口是壞的,而且無法滿足充電需求,而且他也不知道平時是否有人看管,也擔心電動車的安全。
國貿景成小區。
另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國貿景成小區去年進行交付,現在這些電動車的數量是少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業主入住小區,電動車的數量肯定還會繼續增加,如果電動車不能停進地下區域,會帶來亂停亂放等問題。
現場探訪:電動車不給駛入小區道路 大門外停滿車
11月16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市固鎮路與橙香路交口附近的國貿景成小區西門,記者看到西門的北側是地下車庫機動車出入口,而南側則是電動車臨時停車的地方,現場停滿了電動車,連人走進去都有些困難,記者大致數了一下有上百輛之多,在附近的橙香路兩邊,也停著多輛電動車。
小區西門南側扎堆停放著電動車。
與此相對應的則是,現場小區居民正常出入小區西門,為何電動車不能通過大門進入小區呢?現場一位物業人員告訴記者,小區交付后,實行人車分流,電動車進入小區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不利于人車分流,也影響園區整體品質提升,相關舉措物業也征詢了小區居民的意見。
之后記者也來到位于林湖路上的小區南大門,和西門的情況差不多,在這處大門外,同樣停放著不少電動車。
物業和開發商回應:曾討論過幾種解決方案 但業主意見不一
11月16日,就此事,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找到一位物業負責人,在記者表明身份后,他告訴記者,國貿景成小區是去年交付的,共有18棟住宅樓,如果住滿是1044戶,目前入住的業主還不算多。他們也粗略算了下,目前業主的電動車數量應該不到200輛,還有裝修人員的以及其他人員的都停在一起,雖然交付已經一年,但電動車停放問題讓他們很頭疼,現狀是電動車只能停在小區門口附近。
小區南門附近也停著不少電動車。
之后小區一位開發企業人員也來到現場,他對記者說,他們和一些業主討論過幾種解決方案,包括增設非機動車出入口等,但是每次都有業主持不同意見。
“業主意見不統一,事情就很難辦。”現場小區物業負責人說,現在電動車停在小區門口附近,現場設置了一些充電樁,有業主提議加裝遮雨棚,他們也正在就此征詢業主意見。
進展:不久前曾進行意見征詢 轄區物業辦已介入
11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事來到轄區廬陽區大楊鎮物業辦,物業辦的阮主任對記者說,就國貿景成小區電動車沒法停進小區一事,他們已安排人員到現場查看了解,就在不久前,小區內還公示過一種解決方案并進行意見征詢,但有些業主不同意。
此前的方案進行意見征詢,有業主不同意(方案文檔截圖)。
在記者拿到的這份“關于國貿景成小區南門增設非機動車出入口的意見征詢”中,記者看到里面提及,小區原規劃設計地下非機動車輛出入口位于1號樓、6號樓、7號樓樓棟側邊,非機動車需要經過西、南大門人行擺閘穿過小區內部道路才能到達非機動車庫入口,車輛進入園區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人車分流。
阮主任對記者說,目前他們了解到,小區物業和開發企業正在想辦法解決電動車停放的事情,他們也在關注此事并進行協調。
大皖新聞記者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