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高溫晴熱天氣持續,卻有一群人感受著“冰火兩重天”。8月19日清晨5點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探訪位于合肥廬陽區的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余熱制冰廠,用鏡頭記錄三伏天制冰廠里的“冰火體驗”。
制冰工人戴著厚手套搬運冰塊。
早上6點多,太陽升起,室外溫度已經有三十多度。但當記者走進冰庫內,感到一股涼意襲來。在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實用新型專利“余熱制冰”技術生產加持下,經過一夜的制作,這些放在模具里的超大冰塊都已經成形。隨著技術員按下開關,只見模具被緩緩放下,冰塊也呈現在眼前。晶瑩剔透的冰塊冒著寒氣,赤手摸在上面感到冰冷刺骨。據介紹,這些冰塊都達到約零下15攝氏度。
巡檢制冷機相關設備。
查看冰塊成形。
將制作完成的冰塊從模具中導出。
用鐵鉤搬運冰塊。
戴著厚厚的手套,拿著鐵鉤,工人們將冰塊整齊地擺放著。隨后,這些冰塊通過傳送帶運到外面。雖然操作間內清涼,但是門外搬運冰塊的工人們已是滿頭大汗。制冰廠的負責人許華偉向記者介紹,一個冰塊重達50公斤。
將冰塊裝車。
許華偉告訴記者,從開機時20攝氏度的自來水,到制冰結束時零下15攝氏度的冰塊,一般約需12個小時,高溫天氣冰塊成形則要15個小時。 “整個過程大致分為降水溫階段、成冰階段和養冰階段。”許華偉說,高溫天氣冰塊的需求大,目前生產線每次生產冰塊大約15噸,主要捐贈給核酸檢測采樣現場用于降溫清涼。
冰塊給高溫下工作的“大白”帶來清涼。
8月19日,合肥廬陽區迎來了新一輪核酸檢測采樣工作。這家制冰廠連夜制作的超大冰塊為高溫下“全副武裝”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者們提供了清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