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進入8月,高溫依然是眼下的“重頭戲”。酷暑難耐,除了空調,冰塊也是個熱門的降溫手段。記者了解到,菜市場、廠區、飲品店、甚至是動物園都成了高溫天里的“用冰大戶”。合肥一制冰企業的經理稱,一塊冰100斤,一天要賣六七千塊,目前制冰的生產線也處在高負荷運轉。
菜市場水產攤一天用掉400斤冰
烈日炎炎,上午十點多的合肥綠怡居菜市場內,炙烤的熱浪不時從門口涌入,早市后余下的蔬菜再看上去蔫蔫的。
農貿市場的一角,王阿姨(化名)在水產攤上忙碌著。順著攤子望過去,氧氣棒一刻不停漾起白花花的氣泡,冰塊在水里浮動,晶瑩的蝦、滑溜溜的魚在一片清涼里翻騰,新上市的梭子蟹干脆肚皮朝上,直接扣在一大塊冰面上。
“無論是什么水產品,夏天都離不了冰。自來水是熱的,是養不活這些鮮貨的。”王阿姨一邊忙碌著手上的生意,一邊跟記者解釋。
據介紹,頭一天晚上或者當天早晨,他們會去周谷堆批發市場進貨,然后把所需要的冰就一起買了回來。“一般100斤一條的整冰一劈兩半,放在泡沫箱里和水產品一起就運回來。”王阿姨說,這個夏天高溫天多,冰賣得比較緊俏,最貴能賣到30塊一整條,正常情況下,十幾二十塊錢一條也都買過。
開始做生意了,他們就會把冰剁成一塊一塊地再放到水里,讓它自己在水里慢慢化,化差不多了就補。當下這樣炎熱的天氣,一天下來,像王阿姨這樣幾平米的小攤子,要用掉4整條冰塊。
一塊冰100斤,一天要賣六七千塊
連著高溫天,合肥一家制冰企業孫經理的生意也忙不過來了。“我們主要是賣工業用冰,一塊冰100斤,一天要賣六七千塊。”合肥氣溫持續升高,冰塊的銷量也日漸攀升。孫經理透露,目前制冰的生產線也處在高負荷運轉,已經達到上限。
孫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冰塊的流向大多還是菜市,“你知道瓜果蔬菜包括水產保鮮,就得靠冰,這么熱的天菜很快就壞了。”目前冰塊的銷量覆蓋合肥全市,每天一早,就有商販開車過來進貨,根本不愁銷路。
記者注意到,這些工業冰除了供給菜市,一些工業廠區也會選擇采購。一家制冰企業的業務人員劉女士告訴記者,夏季用電量增加,有的工業廠區還是會選擇傳統的用冰塊降溫,經濟實惠。“在炎熱夏季,像臨時停電、施工降溫、機房降溫都能派上用場,也比較節能環保。”
劉女士說,就他們企業而言,一塊一百斤重的工業冰售價在十幾元左右。這些冰的生產實際上相對簡單,將自來水注入模具中,經過日夜的冷凍,就能成型銷售。
除了工業冰,食用冰也是眼下的熱門品種。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產出的降溫冰塊全部來自自來水,不過對于生產食用冰塊的正規企業,就需要采用純凈水,并有關部門核驗檢測。產出的食用冰塊、冰球等就可以供給奶茶店、酒吧等一些有飲品業務的店面,也有不錯的銷路。
野生動物園自制冰塊防暑降溫
酷熱之下,動物也怕熱。合肥市野生動物園里的動物們,也用上了各類防暑降溫的措施,這其中就包括冰塊降溫。
“我們這邊有一部分場館是有空調的,就沒有提供冰塊,但像有些環尾狐猴,以及一些靈長類的動物,它們的運動場沒有空調,我們就會放置一些自己做的冰塊。”合肥市野生動物園相關人士介紹,以前他們也會從外面采購冰塊,現在出于動物健康考慮,更多的使用自己制作的冰塊。
自制冰塊大多采用一次性飯盒,或者飼料框等當模具,加水澆灌凍成大小不一的形狀,根據籠舍的情況進行放置。“小冰塊給靈長類的動物,大冰塊就放在小老虎的活動區。”
為了引起動物的興趣,飼養員還會在里面放一些切塊的西瓜、蘋果、橘子等,冰塊融化之后,動物們可以把這些水果吃掉,一口下去,清涼解暑。
楊思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