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小年將近,街巷里的春節氛圍越發濃烈起來。“吃了圓子就是年”寓意著新年和美,團團圓圓,是專屬合肥的獨家記憶。1月21日下午3點,合肥市包河區包公街道寧國新村社區黨委結合包河區第四屆社區公益創投“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服務項目,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炸圓子,邀請居民們前來品嘗,同時還開展了做手工、寫春聯等新春慶?;顒?。紅紅的春聯,香噴噴的圓子,讓過年的氛圍洋溢在社區。
21日下午三點未到,寧國新村社區睦鄰中心已經被街坊鄰居“占領”?;顒蝇F場,社區企退書法愛好者們滿懷激情,個個精神抖擻,豪情潑墨,或工或草,或隸或篆,在一張張充滿喜慶吉祥的大紅紙上寫下了新春的祝福,一幅幅大紅的“?!弊郑粚ψ8W鎳彝ッ篮眉恼Z的春聯不時躍然紙上,大家紛紛拍手叫好,享受著新春里的祝福。
而在社區一間活動室里,不少居民都在翹首期待著新鮮出爐的糯米圓子呢。炸圓子講究的是一個“儀式感”,社區的巾幗志愿者們將手洗凈,將早已準備好的食材擺放在桌面:糯米、香蔥、肉餡、姜絲。只見,志愿者們將熱氣騰騰的一鍋糯米飯放入木盆,與不同食材的搭配組合,然后用力地揉,直到糯米的黏度能夠搓成丸子為止,隨后圓子在短暫的幾分鐘揉搓下變成了圓嘟嘟的形狀。
此時,旁邊油鍋里的的油已經開始了翻滾,“按捺不住”要將圓子納入自己“囊中”。伴隨著炸圓子的熱油發出的“吱吱”響聲,整個活動也進入了火熱狀態。糯米圓子在金黃的油浪中翻滾旋轉,志愿者的漏勺上下起伏熱油被瀝出,外脆里香的圓子一碗碗的盛上。咬開一個小口,圓子的香氣霎時間涌了出來,年味在居民們的咀嚼中緩緩流露。不一會兒的功夫,圓子就被一掃而光。
而一墻之隔的會議室里,老師正在熱情洋溢地教著孩子們做著虎年主題手工,在家長的鼓勵和協助下,小朋友們充分發揮創造力,制作出精美的虎年DIY擺件,并在自己的作品上書寫了“新年快樂”、“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等吉祥語,寄語對虎年新春的美好愿望。
虎年掛飾制作比較簡單,今年6歲的王同學很快就完成了,瞬間被圓子的香味所吸引沖出房門,參與到制作丸子的行列,體驗這濃濃的年味。別看王同學年紀雖小,可搓起丸子來可是有模有樣。他得意地告訴記者,“我以前和爺爺奶奶炸過圓子。這圓子搓起來有棉花糖的感覺。”
現場處處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氣氛,在場的居民無不拍手叫好。居民張老說:“這樣的文化活動太好了,我們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新年的氛圍,豐富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p>
寧國新村社區黨委書記王春表示:“炸圓子象征團團圓圓,雖然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居民都選擇留在合肥過年,但我們依舊要讓他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舉辦這個活動目的就是要營造濃濃的年味,讓居民們動手做,一起吃,感受家的溫暖?!?/p>
崔海云 張珂珂 耿天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攝影報道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