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18日,記者從合肥市城管局獲悉,通過整合停車資源,推進錯峰、共享停車,建成一批“口袋”停車場,實現一鍵“智慧停車”等措施,已釋放公共停車泊位106110個,以滿足市民停車需求。
“我們目前已推動蜀山區民生大廈及瑤海區法院等80多家黨政機關開放停車場,釋放停車泊位29116個。”合肥市城管局指揮考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在與城泊公司合作的基礎上,將轄區內創新產業園停車場、科創中心停車場整體對外開放。瑤海區、經開區、新站區先后也與市城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另外,為了盤活現有的停車位資源,合肥試點錯時錯峰共享停車模式。蜀山區以城改大廈、西湖國際為代表的企事業單位、商業綜合體作為模板,推進“辦公停車+社區停車”模式,工作日上班族車輛停入社區,晚間居民小區車輛停入商業中心。廬陽區財富廣場、建華文創園等共享停車項目已投入使用,包河區要素大市場、金融港等錯時停車點受到普遍歡迎。城改集團停車場在全天24小時向市民開放的基礎上,設置晚間停車卡,以惠民價格延伸向周邊居民提供晚間及節假日停車服務,停車場輪轉率平均提升46%。“目前,全市已試點錯時共享停車場200多個,釋放共享停車位67194個。”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機動車數量暴增,而停車位卻一直稀缺,我們充分利用城區待建地、邊角空地等空間資源,擴寬停車空間。”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先后建成蜀山區洞三停車場、植物園南門臨時停車場等一大批“口袋”停車場,并先后建設大通路臨時停車場、大東門臨時停車場等。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新增臨時停車場90余個,提供停車泊位9800余個。
此外,合肥市城管部門打造了全市統一的智慧停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該平臺接入765家公共及配建停車場數據、23.5萬個停車泊位信息。“我們研發了長三角首個市級智慧停車系統,有停車需求的市民可下載‘合肥停車’APP或使用高德地圖推出的‘一鍵智慧停車’服務,實現‘智能感知-智能導航-智能服務’,精準引導車輛停放。”目前,全市已有610個停車場、18.9萬個停車泊位接入該地圖,實時為車主提供停車場選擇、停車泊位查詢等信息。
胡少殊 肖倩 張前程 毛嫻靜 崔媛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