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如今城市里的小區車位緊張,往往是一位難求,價格還不便宜,小區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其中,租戶在“停車位之爭”中更是處于“下風”,如何平衡好業主與租戶之間的車位權益,是大多數小區內部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連日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走訪多個小區,探尋這一問題的解決之路。
小區車位緊張 優先考慮業主權益
“自2022年元月1日起,未在車輛識別系統內的車輛一律禁止入園。”1月1日,合肥濱湖順園小區的一則小區通知讓不少業主“叫苦不迭”。原來,小區物業迫于園內車位緊張的困境,優先考慮業主的權益,禁止租戶車輛進入,并稱這是不得已之舉。
“現在我們想要租停車位也租不到,小區地下車庫只給業主用,地上的公共車位也不讓我們用。”1月4日,小區租戶楊先生無奈地說道,此前他們租戶還可以正常進入小區并使用停車位,現在對于物業的做法很難接受。“我們租了業主的房子,居住在這個小區,那我們的車停哪里?”
對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也采訪到小區物業負責人葉先生。他回應稱,濱湖順園小區作為回遷小區,體量大,入住率高,南北兩區的車位總共3188個,而他們2021年12月1日審核的小區系統里的車輛有5000多輛,其中業主車輛3500多輛,租戶車輛1500輛左右。“我們和交警部門協商了,暫時租戶的車輛可以停放在小區外道路兩邊的臨時車位上,晚上8點到早上7點是不收費的。另外,我們物業也會和周圍商用停車場協商,達成一致讓租戶的車晚上停到商用停車場里。”
分類管理與差別化收費等 多種方式解決租戶車位難題
小區車位緊張的情況客觀存在,是否意味著租戶就被排除在外呢?就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也從多個小區了解到,為解決租戶車位問題,實行差別化收費、使用小區鄰近的臨時車位、業主車位轉租.....小區物業也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
在合肥市包河區美鄰馨園小區,物業便采取了差別化收費的方式。據了解,該小區登記在冊的有110多輛車,但小區內僅有72個車位,對業主每天收費1元,對小區租客每天收5元。通過差別化收費,一方面保障租戶能夠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車位權益,另一方面能夠控制小區車輛進入數量,保證消防通道規范安全。
圖為:信旺·華府駿苑小區南區附近一處公共停車場。
無獨有偶。在合肥市蜀山區信旺·華府駿苑小區南區,車位緊張也是老大難問題。“我們南區只有地下300多個車位,一共1000多戶業主,業主都排著隊等車位呢!”1月6日,該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車位對外出租上會優先考慮業主權益,至于如何解決租戶問題,該工作人員也提到,小區附近有處6層高的公共停車場,每月租金200元,與其小區每月180元的租金差距不大,這也是不少租戶的優先選擇。
同樣,位于合肥蜀山區的琥珀五環城·和雅閣小區,建成交付6年左右,小區內分地下產權車位和地上公共車位,也未對租戶開放租售權益。但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小區租戶可以通過業主車位轉讓來租用車位。
解決租戶停車難問題 新增停車場所是關鍵
一番采訪下來,記者發現小區車位配比不足與租戶車位需求旺盛形成強烈對比,而對于一些小區采取的緩解方法,也有租戶并不買賬,“租戶交了租金、物業費,不該與業主同權嗎?”
那么,到底租戶是否能夠與業主同權呢?根據民法典規定,小區公共停車位,屬于全體業主共有,并不屬于業主出租時可以處分的個人附屬財產。對其的使用,必須受制于管理規約。另外,小區公共停車位,必須優先滿足業主的停車需求,管理規約對業主與租戶實施差別對待,具有堅實的正當性。
可以看出,租戶停車位“一位難求”,歸根結底還是需要解決小區車位不足這一難題。記者查詢了解到,2021年,為了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就在推動出臺《合肥市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和美小區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方案》提出,對停車矛盾問題突出的住宅小區,經業主大會決定并報有關部門批準后,可利用閑置地塊、地下空間新建停車場,選擇合適區域集中建設大型停車場。支持有條件的住宅小區與周邊共享停車資源,實施錯時停車;對住宅小區周邊道路具備夜間時段性停車條件的,探索設置時段性路內停車位。對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鼓勵社會資本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鄭玲 記者 呂歡歡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