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合肥高新區: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大皖新聞訊 科技創新成果涌現,園區幾乎每天都有一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成立;頭部頸部企業層出不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到2000多家,上市企業增加到30多家;新興產業枝繁葉茂, “中國聲谷·量子中心”享譽全國……

三十多年來,合肥高新區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立區宗旨,積極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在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連續八年穩居前十。如今,合肥高新區已經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核心區、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和“科大硅谷”核心區,被稱為“合肥版中關村”。



合肥高新區“合創巢”雙創園區。

中國聲谷。

第一次創業

1988年,合肥科技工業園批準建立,成為合肥市第一個開發區。1991年,國務院批準合肥科技工業園等27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高新區正式誕生,也是全省第一個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特區”。

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高新區大膽改革,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科技特區型”管理體制,給合肥乃至全省帶來一股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勠力改革、爭創一流的新風氣。

1992年,2.2平方公里起步區內,一個月內完成了400多戶農民、5萬多平方米的農舍拆遷,三個月內實現“五通一平”,刷新了合肥市政工程建設史上的“合肥速度”。

1994年,產業發展加快集聚。得益于合肥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意見》,萬燕電子、美菱空調器、合肥三洋洗衣機、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等一批技術水平高、產業規模較大的項目入駐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始初具規模。

到1995年,進區企業已達395家,基本形成高新產業體系,積蓄起加快發展的動能。

除了引進高科技產業項目,高新區還十分注重科教資源產業化,逐步建立合肥軟件園、合肥留學人員創業園、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等一系列科創孵化平臺,并制定了相應的保障政策,吸引一批批年輕的創新精英,帶著各自的科技成果,滿懷熱情地走進高新區,在這里追尋創業報國的夢想。

劉慶峰就是先行者之一。

1999年,在中國科大一口氣從本科讀到博士的劉慶峰,創辦了科大訊飛。2000年,27歲的劉慶峰和科大訊飛團隊入駐合肥留學生創業園,成為這里最早的一批科大人。在高新區,他獲得了第一筆投資,企業發展開始破局,逐漸實現盈虧平衡,并開始快速增長、成功上市,一步步成長為亞太地區知名的人工智能企業,帶動了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的崛起。

在2004年國家第一次經濟普查中,合肥高新區企業達到 886家,很多都屬于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可以說,高新區的發展,讓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改變了合肥原本單一的產業結構,加快了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讓安徽的科技資源轉化為高科技產業優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

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進入21世紀后,科技部提出“二次創業”的口號。而2004年,合肥市委、市政府已經提出建設“合肥科學城”的宏大構想,并將高新區作為實施主體,要求建設“合肥國家科技創新試點市示范區”。

2004年11月27日,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揭牌暨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開工儀式隆重舉行,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到會揭牌。從此,大蜀山以西的示范區成為高新人“二次創業”的主戰場。2005年,高新區與肥西縣合作開發柏堰科技園;2007年,與蜀山區合作開發南崗科技園,一步步奠定了128平方公里的區域發展格局。

2005年之后,省、市委分別提出“工業強省”戰略和“工業立市”戰略,高新區及時調整思路,更加明確了“產業第一”的發展理念,把發展戰新產業、擴大有效投入、加快招大引強作為主戰略,加快推動創新型產業集群集聚。

新理念帶來了大發展。2007年,格力、大陸輪胎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園區,吹響了大項目進駐的嘹亮號角。隨后,中建材、晶澳、3M、NSK、長安汽車等重大項目紛紛落戶,支撐起家電、汽車等園區主導產業,并形成國內知名的產業集群。

得益于大項目引領的產業發展模式,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高速增長。2005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只有117億元,2009 年突破 400 億,2010 年突破 600 億,2011 年突破1000億,成為安徽省第一個工業總產值超千億的高新區。到“十二五”末的 2015 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527億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八,成功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在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高新區的創新力量也在不斷加強。時至今日,高新區已經在全國形成“中國聲谷·量子中心”的園區品牌。如果說“中國聲谷”的崛起,依靠的是科大訊飛等人工智能和智能語音企業的興起,那么量子中心的形成,則源于2009年國盾量子的創立。

2009年,潘建偉教授團隊的師生們在合肥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的一個小辦公室里,創辦了國內第一家量子技術產業化公司。13年前,人們對量子信息技術認知極為有限,但高新區慧眼獨具,從場地、政策、項目和示范應用等方面對這個項目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2020年,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量子科技第一股”。潘建偉后來說: “2009年,我們來到高新區,他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為量子科技的產業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后,科大師生又陸續在高新區創辦了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企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技術領域形成了“三駕馬車”,有力地推動了合肥打造世界級“量子中心”的進程。

事實上,高新區從成立以來,一直與中國科大加強校地聯系,成為科大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主戰場。

2012年,由中國科學院、中科大與安徽省、合肥市四方共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區啟動建設。這個旨在加快高校教學科研成果轉化一體化發展的協同創新平臺,在中科大海內外校友中形成了“蜂聚效應”。十年來,中科大先研院累計孵化中國科大和校友企業303家,其中國家高企90家,瞪羚、雛鷹等高成長企業51家。

經過與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科電系、中科院系、合工大、安大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合肥高新區已經成為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創業沃土和建業樂土,逐漸成為“養人的地方”和“創新的天地”。

如今,安徽正在全力建設的“科大硅谷”,其核心區、高新園、“訊飛小鎮”均位于合肥高新區,占“科大硅谷”總面積近九成。

高新區合肥軟件園。

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科大先研院里,視察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說: “合肥這個地方是‘養人’的,培養出了這么多優秀人才,是創新的天地。希望大家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祝大家創新愉快!”

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展示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于合肥高新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是對高新區多年來創新發展的肯定,也為高新區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 —那就是要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合肥高新區自2016年起,提出了建設“財富高新、和諧高新、美麗高新”的美好愿景。高新區創新發展邁入了歷史新階段。

2016年,高新區獲批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2017年,高新區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中國科大高新園區也正式開工。 2018年4月,高新區被科技部納入“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序列。

今天的合肥高新區,已經是創新力量澎湃激蕩、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城市日新月異、百姓宜居宜業的發展熱土,吸引著全球創新資源和人才的匯聚。創新永無止境,合肥高新區依然將奮力前行。2022年9月24日,《合肥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按照方案,合肥高新區將以建設未來產業創新改革試驗區為核心,實施八大“領先行動”,構筑“1+3+X”未來產業體系,力爭到2025年在局部領域率先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實現從國內領跑到世界領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宋蕾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沾化县| 革吉县| 方城县| 额济纳旗| 乌兰察布市| 武汉市| 林州市| 万源市| 翁牛特旗| 旌德县| 宝应县| 建平县| 家居| 康马县| 临湘市| 开鲁县| 平安县| 灌云县| 贡山| 平塘县| 东港市| 都兰县| 泾阳县| 漳州市| 荥经县| 贵州省| 武鸣县| 瑞丽市| 宜州市| 揭东县| 克山县| 额济纳旗| 皋兰县| 两当县| 吴川市| 永靖县| 福清市| 衡阳市| 台东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