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11月30日上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安徽省艾滋病診療中心共同舉辦的大型公益宣傳義診活動在中國科大附一院總院門診廣場舉行。“我省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態勢,主要傳播途徑為性傳播。”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艾滋病科主任曹婉嫻表示,在積極的治療下,艾滋病已經不再是一個致死性疾病,HIV感染者的壽命已經接近非感染人群。
感染HIV病毒并不一定是艾滋病
來自感染病科、骨科、肝膽外科、肛腸科、婦產科、血液內科、眼科、皮膚科、神經內科、介入科、腎臟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料、口腔醫學中心、檢驗科等多學科專家,以及來自安徽省青衛公共健康中心及志愿者參加了活動。工作人員通過發放預防艾滋病宣傳資料、設置防艾知識宣傳展板、現場專家咨詢等方式,向市民講解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內容。
曹婉嫻提醒,感染HIV病毒并不一定是艾滋病。感染HIV病毒以后,會經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潛伏期,才進入艾滋病期。現在通過規范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即使感染了HIV病毒仍然可以延遲或者完全不進入艾滋病期。
HIV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性傳播(異性、同性性行為);血液傳播,共用針具靜脈注射毒品,不安全規范的介入性醫療操作,輸入含有HIV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等;母嬰傳播。衛生保健人員、警察等在工作中,可能會與HIV感染者的血液、組織或其它體液等接觸,而具有感染HIV的風險。在發生HIV暴露后盡可能在2小時內,最好不超過24小時,最晚不能超過72小時,由專業醫生進行預防性用藥。
HIV感染者的壽命已經接近非感染人群
曹婉嫻提醒,感染了HIV病毒如果不進行干預,自然病程是一個較為漫長復雜的過程。感染艾滋病后,最開始的數年至十數年可能沒有任何臨床表現,因此大多數HIV攜帶者都是隱性人群,不易被發覺。
HIV感染初期會出現普通感冒、流感樣癥狀,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出現皮膚、黏膜白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病情繼續發展侵犯內臟器官,會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等。由于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一般很難從癥狀上確定艾滋的感染。
“在積極的治療下,艾滋病已經不再是一個致死性疾病,HIV感染者的壽命已經接近非感染人群。只要永不放棄,積極樂觀,HIV感染者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專家表示,HIV感染是可防可治的,目前主要通過兩種或三種藥物聯合抗病毒治療,防止單一藥物產生病毒耐藥性影響療效。
HIV感染者也可以生育健康的寶寶
母嬰傳播是HIV感染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在未經干預的情況下,孩子感染的幾率可達15%到45%,但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下,感染率已降至1%以下,甚至更低。HIV感染者也可以生育健康的寶寶。
但要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是孕前咨詢和保健,進行安全的性行為,減少非意愿妊娠。準媽媽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吸煙、酗酒、濫用藥物。此外,要乙肝五項陰性,應接種乙肝疫苗,進行性病的篩查如梅毒等,減少胎兒感染其它疾病的風險。育齡期女性一旦發現HIV感染,無論處于什么階段,均應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如果已經成功受孕,孕期要進行定期隨訪和檢測。此外,要選擇適合的分娩方式,HIV陽性不是一定要剖腹產,具體分娩方式要按照產科適應癥,只有臨產期HIV病毒載量仍然大于1000copies/ml,才建議剖腹產,以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
HIV陽性的媽媽所生的新生兒均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預防,在一歲內定期隨訪。提倡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如實在不具備人工喂養的條件選擇母乳喂養,不應超過六個月,在母乳喂養期間,嬰兒應定期進行監測隨診。停止喂養后,也要堅持隨訪六個月。
相關鏈接:
安徽省艾滋病診療中心,經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復承擔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藥物的供應管理工作,規范開展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檢驗和關愛服務。中心承擔全省艾滋病診療工作技術培訓、指導、督導等任務;負責全省艾滋病抗病毒藥物的供應管理工作;為艾滋病患者提供綜合診療服務;規范開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服務、高危行為藥物阻斷;HIV職業暴露后預防;HIV母嬰傳播阻斷,心理咨詢等服務。咨詢電話:0551-63615141 0551-63615148; (工作日上午08:00-11:30 下午2:30-5:30);0551-63615140(節假日及夜間)。
張千 黃歆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