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當前,我國第一條量子芯片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生產“悟空芯,為量子計算機“悟空”配套量子芯片。11月30日,記者從合肥高新區獲悉,為高質量生產我國完全自主可控的量子芯片,這條量子芯片生產線上最近安裝了國內首個專用于量子芯片生產的NDPT-100無損探針電學測量平臺(簡稱“無損探針臺”),可實現量子比特電阻快速精準測量,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近乎零損傷識別量子芯片的質量優劣,從而進一步提高量子芯片良品率。
據了解,該無損探針臺由合肥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發,最小測量范圍縮至微米級,探針造成的薄膜傷痕直徑最小在1um以內,測量過程不影響超導量子比特相干性能,具備高穩定性和高運動精度的優勢,也適用于半導體芯片、半導體器件等精密電氣測試。目前,該無損探針臺已在國內第一條量子芯片生產線上投入使用。
NDPT-100無損探針電學測量平臺示意圖。
“無損探針臺對量子芯片的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它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別‘妖怪’一樣,能快速、精準識別量子芯片上哪些量子比特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賈志龍博士說,就像光刻機是傳統芯片制造的工業母機,這臺儀器也是量子芯片的工業母機之一,是生產量子芯片的必要工具,可以大大縮短量子芯片的研發周期,進一步提高量子芯片良品率。
賈志龍博士表示,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影響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的關鍵變量,國產自主化量子芯片生產設備的落地,可以助力我們在變局中立于主動,努力實現中國科技創新不再被人“卡脖子”。
2022年1月,本源量子與晶合科技成立量子芯片聯合實驗室,建設全國第一條量子芯片生產線。同年4月,本源量子開發出國內首個量子芯片設計工業軟件“Q-EDA”——本源坤元,可同時支持超導和半導體量子芯片版圖自動化設計,進一步實現我國量子芯片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生產,助力我國在全球新一輪量子計算競爭中搶占先機。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