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疫情的全面好轉,合肥市包河區又一小區解封了。11月5日下午5時許,隨著紅白色的警戒繩撤去,小區車輛道閘全部打開,包河區常青街道仰光社區晨風苑小區正式解封,小區居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較于其他小區,晨風苑小區房齡較老,是原合肥市建筑業管理局職工集中購買的居民小區,正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被封控5棟樓共有210戶500多名居民,小區內老齡人也比較多。從10月29日到11月5日,過去的一周中,為保障封控小區居民的生活,晨風苑業主委員會及物業公司立即對接街道和社居委,組織封閉在家的職工就地轉為志愿者。
他們按照防控要求,晝夜執勤,負責組織居民核酸檢測,多次解決小區防疫所需物資,在這輪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些志愿者中,有一群“夕陽紅”志愿者,他們大都是退休職工,歲數最大的78歲,歲數最小的也近60歲。這些老同志主動報名參加小區志愿者,參與人數達到了80位,平均年齡超過65歲。他們擔負起小區白天值守,發放防疫物資、抗原檢測試劑,電梯消殺,上門檢測等工作。
“他們的工作熱情和能力不亞于年輕人,特別是在我們這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居民社區,他們更是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志愿者隊長張逸娟告訴記者,他們維護秩序,搬運物資,為高齡老人做核酸抗原檢測,上門為紅碼人員做檢測,還細致入微給居民普及新冠知識,讓居民們安心居家。
今年78歲的朱阿姨堅持要求加入排班值守隊伍,“我身體還不錯,想發揮余熱,老有所為。”朱阿姨不僅身體力行,還帶著留學歸來的孫女一起做志愿服務。
“雖然已經解封了,但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仍在持續。”張逸娟告訴記者,這支“夕陽紅”志愿隊伍還活躍在小區里,他們依然在“崗位”上忙碌著,已經成為小區疫情防控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此次管控中,志愿者隊伍得到了全面的鍛煉,也為晨風苑這樣的老舊小區社會治理增添了經驗,為仰光社居委的社會基層治理提供了樣板。
胡眾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