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日14:17,一列從山東方向駛來的列車駛入合肥高鐵南站。站臺上,早已等候著幾名執行“特殊任務”的城管隊員。
車門一打開,在交接完成后,隊員們便帶領器官轉運負責醫生跑出站臺,一路飛奔,按既定路線奔向等候在東落客平臺的轉運車輛,在十分鐘之內,器官轉運醫務人員順利登車,完成了器官的交接轉運……這是一場與生命賽跑的接力,分分秒秒都關系著患者生命的希望。
此時此刻,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里,有一名患者正在焦急等待著一場器官移植手術。而患者等待的這枚在保溫箱里的肺臟,由轉運醫生攜帶著,乘坐高鐵從山東濰坊飛馳合肥。
器官最佳保存時間是六個小時,高鐵過來會耗費五個多小時的時間。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從低風險地區來的乘客,先要分流,掃碼核驗,核酸再做抗原,這一套流程下來,移植最佳時間可能就會錯過。
分秒必爭,如何才能盡量縮短路上的轉運時間?在這趟列車出發前,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醫生向負責在高鐵南站北出站口防疫的南站城管工作人員何高瞻、管唯嘉發出求助,請求為一名攜帶人體捐獻活體器官的旅客開辟綠色通道。
了解清楚具體情況后,城管隊員立即將這一情況向上級領導進行了匯報。為了保證患者得到快速救治,南站決定在嚴格遵守防疫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為攜帶人體捐獻活體器官的旅客開辟“綠色通道”。
為確保轉運順利,城管隊員們抓緊時間,推演交接轉運流程,仔細考慮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盡一切可能幫助攜帶人體捐獻活體器官的旅客下車后與來接應的醫生實現快速交接轉運,讓“綠色通道”更通暢! 環環相扣的安排和準備,確保了醫務人員十分鐘之內完成了交接轉運。
兩個小時后,16時18分,負責此次轉運的高鐵南站城管隊員的手機響起,他們收到了來自醫務人員的信息:“剛下臺,手術很順利,謝謝啦!”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