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17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公布的專利數據,截止2022年8月,合肥市擁有有效發明50238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突破50000件,同比增長27.1%,占全省有效發明總數36.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3.62,同比增長27.1%。同時,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
據悉,合肥市出臺《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合肥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將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7000萬元資金,支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近3年全市知識產權獎補政策兌現超2億元。建成全省首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服務,專利授權周期較普通授權周期平均縮減85%以上。
同時,從運營基金、證券化融資、質押融資等板塊“破題”,讓知識產權轉為企業資產。推動發行首單儲架規模10億元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前2期產品已助力22家企業融資近2.8億元。聚焦“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產業鏈,建立以“聯寶”為龍頭的智能制造等3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成立知識產權產業運營基金投資公司,先后設立2000萬知識產權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和6000萬元知識產權產業運營基金,為創新保駕護航,今年通過專利和商標質押,累計為企業融資11.6億元。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與上海、杭州等9城市共建G60長三角科創走廊知識產權保護協作中心,加強長三角知識產權區域合作。設立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獲全省推廣。掛牌成立合肥知識產權法庭,建立安徽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合肥)分中心,各縣區設立知識產權保護維權服務站,逐步形成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一張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