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有一位大哥哥生病了,就像大樹生病了一樣,葉子都枯萎了。現在他需要媽媽的幫助,媽媽將會給他一顆健康的種子,讓他生命的大樹重新生根發芽。你會支持媽媽的,對吧?”捐獻造血干細胞前,張玥像講故事一樣,向三年級的女兒解釋這次自己的住院。
張玥是安徽省血液中心(合肥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科的一名工作人員。9月6日,她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遠在江蘇的一位24歲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送上“生命種子”。完成捐獻后,張玥成為合肥市第94例、安徽省第44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全國第1390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010年,張玥來到血站工作,開始主要是服務采血及造血干細胞留樣,“感覺很多獻血者留樣時,都是很堅決的,即使填寫的表格很復雜,或是以后的捐獻程序比較復雜,他們還是很積極主動地要求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工作不久,張玥開始獻血,從最早的一次200毫升,到300毫升,再到400毫升,目前她已經累計獻血3600毫升。在2011年,張玥也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捐獻的流程,張玥再熟悉不過了。有段時間,她的一項工作就是負責給那些與患者初配成功的志愿者打電話。“之前是我給志愿者們打電話,現在換成自己接到了合肥市紅十字會初配成功的電話通知,感覺很奇妙也很高興,第一反應肯定是同意捐獻。”
為了采集更順利的進行,捐獻前幾個月,張玥更加注意飲食,以前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的晚飯也開始每天都吃了,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對于這次的捐獻,張玥的家人也非常支持。父親對她說,“你用自己的滿腔熱血為別人獻上生命的種子,爸媽為有你這么優秀的好女兒感到幸福、驕傲!”
9月6日當天,經過4小時左右,張玥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用自己的善舉點亮了他人“生的希望”,約342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將立刻被送往江蘇省人民醫院。張玥說:“希望患者能夠幸福、健康,好好享受新的生活。”
張妍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