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5日,記者從合肥警方通氣會現場獲悉,合肥市公安局7月1日正式啟用電子《安徽省居住證》(以下簡稱“電子居住證”),實現了申領、簽發、延期、變更地址、使用等全流程提供網上服務,進行數字化管理,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我是7月28號申請的,大概兩三天就下來了。”裴先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在合肥開店需要辦理居住證,從逍遙津派出所了解到可網上辦理。隨后他在“皖事通”申請,按照步驟指引操作,很快收到了辦理成功的短信通知。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今年6月16日試點網辦電子居住證工作。7月份以來,合肥市公安局共計辦理電子居住證13454件。下一步,合肥公安將努力把電子居住證打造成為服務城市的“貢獻證”、共享發展的“權利證”,立足實際、改革破題,全面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的精細化水平。
據介紹,根據《合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在合肥辦理居住登記之日起滿6個月,或者符合在居住地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均可以向公安機關申領電子居住證,與目前實體證件申領條件一致。符合申領電子居住證條件的群眾可通過“皖事通”App進行申領。
除使用線上申領電子居住證外,群眾也可以線下到現居住地派出所辦理,經審核通過后,發放加蓋派出所居住證專用章的《安徽省居住證確認單》,與實體《安徽省居住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電子居住證核發工作正式啟動以后,將不再新發放實體《安徽省居住證》,原實體《安徽省居住證》按期簽注仍然有效。已領取電子居住證的群眾如需紙質憑證,可由本人到電子居住證核發地公安派出所,出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電子居住證,現場打印《合肥市公安局辦理<安徽省居住證>確認單》。
記者現場了解到, 近年來,合肥市不斷創新發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建成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公共服務提供機制。據統計,合肥市公安局年均發放居住證12萬張,外來人員根據《合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持有《安徽省居住證》享有義務教育、保障性住房服務等七項基本服務和辦理出入境證件、機動車登記等便利。
從辦理和使用來看,與實體居住證相比,電子居住證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辦證不用跑。市民通過下載并實名認證、登錄“皖事通”App,進入合肥大廳“合肥居住證辦理”欄目(可首頁搜索)予以申領,實現全業務覆蓋、全程網辦、一次辦、24小時辦。公安派出所審核通過后,推送短信提示群眾電子居住證已發放,同時將“電子居住證”推送到“皖事通”平臺“我的卡包”并綁定實名認證的個人身份證號。
二是亮證更方便。市民使用智能手機實名認證登錄“皖事通”,在“我的卡包”可動態查看、實時出示本人已辦理的電子居住證,方便辦理各類事項,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
三是成本更節約。電子居住證全程網辦,既節省了市民辦證來回跑交通費用、時間等耗費,也節約了行政成本,還方便了市民在使用出示居住證,杜絕丟失、損壞等情況出現。
合公新 董毓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