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日一早,合肥市一環亳州路橋已恢復正常的交通通行,就在凌晨時分,這里剛剛進行完一場三小時的荷載試驗。記者從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獲悉,自本周三起(6月29日)凌晨起,合肥市2022年度市管橋梁荷載試驗工作已正式啟動,納入此次試驗范圍的橋梁共13座。
每次封閉試驗時長不等
相關人士介紹,荷載試驗分為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兩部分,其中靜載試驗是對控制截面在載重車荷載作用下的應變、撓度等進行測試;動載試驗是通過單輛載重車以不同時速在橋面上勻速行駛,采集跑車、剎車、跳車等數據。通過荷載試驗可以進一步掌握橋梁健康狀況,確保橋梁安全受控。
由于荷載試驗現場需要臨時封閉交通,提醒廣大司機朋友,遇封閉交通檢測時,請注意繞行。
本次橋梁荷載試驗為2022年橋梁結構檢測中的重點工作,試驗范圍包括合作化路橋、永青大橋橋及黃環立交橋等13座橋梁。
記者注意到,13座橋梁的試驗時間全部安排在夜間進行,時長從2.5小時到5小時不等。但基本在次日凌晨5:30前結束。
按照目前的計劃荷載試驗時間,最后一座橋梁試驗將在7月14日凌晨完成。
不過現場檢測時間將根據實際的疫情防控情況以及現場實際情況和天氣因素等進行適當優化和調整。
6座橋的荷載試驗已完成
據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相關人士介紹,每次荷載試驗啟動前,檢測單位會根據橋梁結構類型、具體位置、交通流量等因素科學編制實施方案。同時積極聯系交管部門,明確試驗段橋梁的夜間臨時封閉區域位置及時間。
荷載試驗過程中還需強化疫情防控及現場安全管理,安排專職人員全程跟蹤監管,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核查人員"兩碼"、測量體溫,要求檢測人員統一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措施,交通臨時封閉段設置導行及安全警示標志等。
截至目前,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路橋中心已完成合作化路橋、濉溪路橋、曙光橋及梅山橋等6座橋梁的荷載試驗。下一步將根據橋梁實施方案,按時完成剩余橋梁的荷載試驗工作,并根據試驗數據判斷橋梁健康狀況的變化趨勢及運行狀況,為后續有效開展橋梁管養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周海豐 殷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