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站區(qū)擴建工程T2航站樓綠色建筑設計方案通過中國綠色建筑三星標準審查,成為我省首個通過此項標準審查的航站樓建筑。
據介紹,綠色三星建筑認證是中國綠色建筑評估標準中的最高級別,要獲得這項批復必須以多項綠色低碳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硬性條件為支撐,才可滿足“綠建三星”要求。作為安徽省的地標建筑,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工程將以綠色低碳的裝配式建造技術,全力打造國際生態(tài)綠色健康機場的典范。
T2航站樓工程,距離合肥市中心約31.8公里,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T2航站樓設計踐行低碳生態(tài)發(fā)展理念,以旅客體驗為先導,采用平層混流和豎向多層疊合的方式,立體組織樓內交通空間,有效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和旅客在航站樓內的舒適度。其中,地上四層總建筑面積337062平方米,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35910平方米,自上而下分別是出發(fā)值機辦票及國際出發(fā)候機層、國內混流層、國際到達層、站坪層、地下機房及設備管廊層,項目要求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
根據據最新的設計方案,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保留了部分T1航站樓前現有水庫的部分水體,并對現有水體進行改造和生態(tài)恢復,與T2航站樓巧妙融合,打造別具一格的“園林海綿機場”;通過高性能圍護結構、地源熱泵、過渡季節(jié)免費制冷、光伏遮陽一體化、智能化照明、智慧運營管理平臺等技術實現低碳運行。
“通過方便、舒適、快捷的人性化設施,以及高品質的室內環(huán)境營造,不僅能夠提升旅客健康舒適的出行體驗,還能向旅客傳播節(jié)能理念、營造節(jié)能氛圍。”設計方介紹,特別是綠色技術手段的運用,如環(huán)境和能耗監(jiān)測、可再生資源應用、BIM技術應用等,將會減少大量的運營費用,實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可為旅客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候機體驗空間,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合肥新橋國際場改擴建工程于2021年11月15日開工建設,新建的T2航站樓目前正在開展土方平整、樁基施工等項目。
莊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