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產拒付職工工資?合肥中院:不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五一前夕,記者從合肥中院獲悉,2021年,合肥法院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446件,審結5187件;其中合肥中院受理1747件,審結1730件。除了案件數量快速增長,當前勞動爭議案件還呈現類型多樣化、訴請復合化、矛盾復雜化的特點,案件處理難度不斷增大。記者梳理了近兩年合肥法院審理的具有典型性、新穎性的勞動爭議案例,給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依法表達利益訴求提供了路徑,也為企業依法經營、科學管理、規范用工指明了方向。

案例一: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產拒付工資?法院:不可

【案情簡介】2019年2月,張某入職合肥某印務公司,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月工資標準為4000元。受疫情影響,該公司于2020年2月起停工停產45天,停工停產期間未支付張某工資,張某要求該公司按照雙方約定標準支付工資未果后申請仲裁,仲裁機構支持了張某關于支付工資的請求。

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經瑤海區法院一審、合肥中院二審,均認定合肥某印務公司應支付張某停工停產期間的工資及生活費。

【法官點評】非因勞動者原因,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若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

本案中,合肥某印務公司因疫情停工45天,應按雙方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張某2020年2月份的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應當按不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相應生活費。

【典型意義】勞動報酬權是勞動權利的核心。對勞動者而言,工資是其獲取生活資料來源的重要途徑,也是其通過用人單位參與社會分配的形式,其直接影響到勞動關系的協調和穩定。疫情當前,雖然用人單位面臨生產經營困難,但是仍應當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權利,用人單位不得以未復工復產為由拒絕向勞動者支付工資。

案例二: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工資差額

【案情簡介】2019年6月27日,黃某入職合肥某科技公司從事會計工作,填寫了《錄用人員登記表》,但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20年4月8日,黃某離職并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合肥某科技公司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仲裁機構認定合肥某科技公司應支付黃某雙倍工資差額四萬余元。黃某和合肥某科技公司均不服該裁決,向高新區法院提起訴訟。

案經高新區法院一審、合肥中院二審,均認定合肥某科技公司應支付黃某2019年7月27日至2020年4月8日期間的雙倍工資差額四萬余元。

【法官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雖然合肥某科技公司為黃某辦理了入職登記,但該入職登記沒有約定黃某的工作崗位、工資待遇等勞動合同必備要件,故不符合書面勞動合同的要素特征。

合肥某科技公司認為黃某是簽訂勞動合同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但根據該公司提供的公司組織架構圖,黃某僅為財務人員,其工作職責并不包括簽訂勞動合同等人事工作,故未予采納該意見。

合肥某科技公司既未能舉證證明雙方已經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所舉證據又不足以證明雙方之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責任在于黃某,故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黃某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四萬余元。

【典型意義】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訂立的協議,可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的規定,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作出這樣的規定是為了更好的確定勞動者和用工方的權利與義務,規范好勞動關系,促進合法用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

案例三:公司未依法繳納社保,應賠償勞動者損失

【案情簡介】2012年10月,劉某某入職某環衛所, 雙方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崗位職責為清潔工。劉某某工作期間, 該環衛所未給其繳納社會保險。2019年5月,劉某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仍從事原工作。2020年8月3日,該環衛所通知劉某某解除勞動合同,后劉某某離職并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該環衛所賠償其工作期間社會保險損失。

仲裁機構及一審法院因劉某某未能舉證證明其存在社會保險損失,故未支持其訴訟請求。

劉某某不服,向合肥中院提起上訴,并提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的不能補繳社保險的告知書,證明其存在社會保險損失。

合肥中院委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劉某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在該環衛所工作期間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大病救助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進行了測算,并根據測算結果酌定該環衛所賠償劉某某未繳納社會保險相應的損失。

【法官點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本案因某環衛所未為劉某某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劉某某要求某環衛所賠償其社會保險待遇損失,符合司法解釋的規定。

但由于社會保險損失計算所依據法律法規過于紛繁復雜,對于不同保險項目的保險待遇計算規則過于專業,故法院依據劉某某從未繳納過社會保險且在該環衛所工作未超過十五年的情況,參照《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第四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三條關于“若勞動者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申請將基本養老保險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或將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規定,在經勞動者同意后,委托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劉某某工作期間該環衛所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大病救助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進行測算,并根據測算結果酌定社會保險損失金額。

【典型意義】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實踐中,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時,通常因為企業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未繳納社會保險,或者繳費年限缺失,或者繳費基數不足額,或存在漏繳納的情形,導致勞動者無法辦理退休手續及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該案例對于社會保險糾紛案件的處理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提醒用人單位應當積極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積極承擔企業應擔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大為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傾聽者”復讀機盜聽“喜馬拉雅”被判賠償10萬元 合肥中院公布知產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4月26日,合肥中院發布2021年合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10件,記者選擇了其中三件典型案例以供參考。

淮北中院一審審理的周某東等12人涉黑案已生效

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以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強迫交易罪、聚眾斗毆罪、串通投標罪等罪名, 判處周某東等12 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單處罰金不等刑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东乡县| 安陆市| 集安市| 伊金霍洛旗| 沈丘县| 宁德市| 阿城市| 大埔县| 侯马市| 铜陵市| 澄城县| 尼勒克县| 嫩江县| 阜康市| 宝坻区| 商水县| 柳河县| 沽源县| 古丈县| 南溪县| 余姚市| 太谷县| 曲麻莱县| 腾冲县| 松滋市| 镇沅| 浑源县| 四川省| 元氏县| 武陟县| 三台县| 沙雅县| 通化市| 和龙市| 突泉县| 中阳县| 巴南区| 隆回县| 闽侯县|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