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23日,合肥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4~10月為合肥市蜱蟲活動高峰期,居民在戶外遛狗、露營、園藝、采茶、耕種時都可能會與蜱親密接觸,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區里感染蜱蟲的先例。 需要注意的是,蜱叮咬后可引起局部紅腫、皮炎等典型的癥狀,一般均較輕微;嚴重者可引起 “蜱癱瘓”,甚至呼吸抑制,如治療不及時2周內可癱瘓或致死,死亡率高達30%以上。
提醒:長角血蜱在合肥較為多見
如何識別蜱蟲?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蜱俗稱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屬于節肢動物門、蛛形綱 、蜱螨亞綱、蜱總科。目前全世界記錄的蜱種有900多種,我國記錄的蜱有11屬,約120種,其中長角血蜱為合肥市優勢種。
蜱蟲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形似蜘蛛,從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吸飽血后,蟲體膨脹如黃豆大小,吸滿血后會自然脫落。
蜱的生活史有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個階段,除卵外,其余三個階段均需吸血寄生。蜱蟲通常在草叢、灌木叢、森林、草原或者山地出沒,少數蜱在越冬時會隱藏在枯枝爛葉和枯木里。蜱一般寄生在動物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如狗、羊、牛的耳內側或耳根部、頸項部等處,人體的鬢角、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危害:如治療不及時2周內可癱瘓或致死
蜱叮咬后可引起局部紅腫、皮炎等典型的癥狀,一般均較輕微;嚴重者可引起 “蜱癱瘓”,甚至呼吸抑制,如治療不及時2周內可癱瘓或致死,死亡率高達30%以上。其次,蜱是僅次于蚊類的第二大病原體傳播媒介,蜱叮咬可能傳播病毒引起多種疾病,能夠導致多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畜牧業的發展。
目前已知的蜱蟲可以攜帶217種病原生物,包括病毒83種,立克次體20種,細菌14種,螺旋體18種、原蟲32種、錐蟲6種及衣原體、支原體、線蟲和巴通體毒素等。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主要流行的蜱傳疾病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以發熱血小板減少白細胞降低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病情較重且發展迅速可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預防:避免在草地、樹林、山地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如何科學防蜱?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首先應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山地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做好個人防護,將雙袖口、雙褲腳和領口等處扎緊,建議穿淺色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佩戴帽子等以防被蜱蟲叮咬。
此外,可以在裸露的皮膚上涂抹驅避劑,如避蚊胺,可維持數小時有效;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離開蜱蟲棲息環境地區時,應檢查衣物、身上和寵物體表是否攜帶蜱蟲。有寵物的家庭要定期給家里寵物仔細洗澡、做檢查、驅蟲。
切記:一旦被蜱蟲叮咬要及時摘蜱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人體或動物體表,還是墻面或地面發現蜱,切記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能擠破,要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
“動物或人被蜱叮咬后,原則上是‘早發現,早摘除’。若叮咬時間較短,自行摘除時切莫使用蠻力,用鑷子或鉗子夾住蜱蟲頭部,不要夾腹部,手別抖,垂直向上拔出取出后,用碘伏給傷口消毒?!焙戏适屑部刂行膶<姨嵝?,若蜱蟲叮咬得很牢固、鉆入過深、叮咬時間過長或叮咬在眼瞼周圍等敏感部位時,需要立刻到醫院就診,請醫生處理。此外,被蜱蟲叮咬后的數月,應留心觀察,如有發燒、頭疼、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盡快就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