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該局發布《2022年合肥市生態環境工作要點》,提出PM2. 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考核要求,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部達標,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Ⅲ類,巢湖水質穩定在IV類以上,并探索建設巢湖周邊1公里保護區“零碳”排放實驗區。
圍繞“雙碳”目標,合肥市將推進低碳城市和適應氣候變化城市試點,探索建設巢湖周邊1公里保護區“零碳”排放實驗區,做好重點企業碳核查,推動溫室氣體減排。成立合肥市推進巢湖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專班,建立問題的通報、交辦、調度、驗收機制,每周會商研判情況,每半月調度問題整改,強力推進涉巢湖問題整改。
同時,開展入湖污染通量監測,推進巢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構建“受納水體—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單位”全鏈條管理機制。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總磷濁度升高、入湖河流溶解氧超標、污染總量控制等重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編制污染源清單,為巢湖水質變化分析預測、水動力調控、藍藻防控等提供科技支撐。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合肥市今年將制定新一輪空氣質量提升方案,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三個標志性戰役。持續開展揚塵治理、廢氣治理、秸稈禁燒等專項行動,推進建設工地顆粒物在線監測標準建立。擴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對排放黑煙、檢測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此外,聚焦長三角、合肥都市圈等區域,協同開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強化跨界水體聯防聯控,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
在提升智慧環保水平方面,推進“天地空”一體化大氣污染管控平臺建設,加強生態環境駕駛艙實際應用,分析污染成因,精準預警通報,實現用“數”說話、憑“數”調度、“數”盡其用。建成巢湖流域98個微型水質自動站,完成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自動監測預警項目,推進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網絡站點建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