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18日,“趙繼興創新工作室”揭牌成立,這是華能集團安徽分公司首個以個人命名的工作室。今年32歲的趙繼興是華能巢湖電廠檢修機控班技術員,從業九年來,他的團隊通過技術創新成功申報了5項專利。其中,他設計的轉子設備振動檢測裝置,為檢修人員提供一種振動故障分析工具,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速旋轉設備轉軸振動非接觸直接測量的技術難關,填補了行業空白。
愛思考善鉆研,自主研發檢測裝置填補行業空白
2013年,趙繼興從山東大學本科畢業,進入華能巢湖電廠,成為一名一線檢修工。他很少坐辦公室,喜歡跟著老師傅們去現場學習,帶去的筆記本常被記錄下各種操作要點。在見習期間,他就發現原先的編程控制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不足,不斷研優化編程規則,為班組實現了更精確的控制各項參數。
2016年大修時刻,“汽輪機本體熱控檢修”是熱控檢修中的核心領域,按慣例,都會交給班中技術水平最高的人。趙繼興被選中帶隊獨立負責檢修,那一次,連續46天,趙繼興以廠為家,白天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又返回現場加班,仔細檢查每一處機器,分析數據波動,為后期做實驗查錯爭取了更多的時間,最終,他們提前一周順利完成班組大修任務。
創新不止,奮斗不息。2020年5月,善于鉆研和思考的趙繼興發現商用頻譜儀接觸式監測存在一個“硬傷”。“它沒法監測轉軸的振動信號,如果參數不準,會對設備造成運行異常。”趙繼興說。
趙繼興嘗試著自己設計一款新的測量工具,在經過幾個月的設計與實驗后,他成功了。這款基于光學原理的轉子設備振動檢測裝置,采用非接觸式測量設計,能夠完成轉軸振動信號測量、時域波形顯示、振動數據存儲和振動頻譜分析,不僅為檢修人員提供一種振動故障分析工具,還填寫了行業空白,后來,裝置在華能巢湖電廠推廣使用。
成立“創新工作室”,帶動更多年輕人改革創新
在趙繼興看來,“所有創新離不開現場,從現場中來,到現場中去,現場發現問題,通過發明創造解決問題之后,又應用到現場去。”
這兩年,趙繼興將創新工作與降本增效工作有機融合起來,通過技術改進,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還解決了大量安全生產中的難題。其設計的一種穿缸溫度檢測裝置,用較低成本解決了溫度元件引線滲油技術難題,消除積油引發火災的重大風險隱患,產生綜合經濟效益超4萬元。他研發的一種閥門位置反饋開關的觸動裝置,解決了抽汽逆止門反饋裝置不準頻發的問題,節省大量采購費用。他設計一種汽輪機振動探頭的固定裝置,將振動探頭安裝調試最大限度簡易化。
趙繼興團隊通過技術創新成功申報了5項專利,其在2021年被授予“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創客”稱號。
2022年3月18日上午,“趙繼興創新工作室”揭牌成立,這是華能集團安徽分公司首個以個人命名的工作室。
趙繼興是華能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記責任使命,勇于改革創新,不斷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創新工作室成立是一個新的起點,愿意在集團二次創業新征程上繼續奮進前行,也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動起來,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趙繼興堅定地說。
李薇 沈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