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號稱“內部人員”能夠拿到優質房源,一番操作之后合肥這名男子被警方依法刑拘。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獲悉,2022年1月份,合肥警方破獲一起詐騙案件,嫌疑人沈某冒充某房企工作人員,以“有渠道”幫助他人拿到優質房源為由對受害人進行詐騙,涉案資金達60余萬元。
偶然結識“內部人員” 50萬元錢款“打水漂”
1月17日,包河警方接到市民付先生報警,稱自己被人詐騙50余萬元。2021年4月,付先生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嫌疑人沈某。沈某自稱是某知名房企的工作人員,可以憑借“內部關系”,幫付先生拿到某樓盤優質房源,并且跟付先生講了一些“成功案例”。
一番吹噓后,購房心切的付先生便完全信任了沈某。隨后,付先生按沈某要求,向指定的賬戶累計繳納了50余萬元的“先期房款”。錢是轉過去,可沈某承諾的“優質房源”卻遲遲不見蹤跡。每當付先生要求退錢時,沈某就百般推辭拒絕退款,最后甚至玩起來“失蹤”。直到報警時,付先生所支付的50萬元的“先期房款”一直沒有要回。
分析研判明確身份 “冒牌員工”終落網
在接到付先生報案后,民警立即根據證據材料進行分析研判。經查,民警發現某知名房企員工名單中,并無沈某的姓名。種種跡象表明,沈某是以幫助付先生拿到優質房源為由實施詐騙。1月29日,民警抓獲嫌疑人沈某。經審訊,嫌疑人沈某供述自己謊稱是某知名房產企業員工,騙取受害人付先生信任,對其進行詐騙。
經過進一步偵查,民警發現除了付先生外,還有其他受害人也被嫌疑人沈某以同樣的手段進行詐騙,合計涉案金額達60余萬元。據沈某交代,他的詐騙所得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是用于自己平日里的高額消費,二是用于“拆東墻補西墻”,用一個受害人的錢款補另外一個受害人的錢款,以此緩解受害人的焦急情緒,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
目前,嫌疑人沈某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些常見購房騙局要當心
比如內部代購低價房購房者。大多想用盡可能少的資金買到盡可能好的房產,于是,有些犯罪嫌疑人就緊抓購房者的這一心理,聲稱可以內部代購低價房,借此來騙取購房者的錢財。還有擅自出售他人房產的騙局,有些犯罪嫌疑人通過偽造相關證件等非法手段,擅自出售他人房產,一旦錢財到手,就立馬卷錢走人。此外,對于有多位產權共有人的房子,在未取得全部共有人同意時,其中一人是無權擅自出售該房產的。
房子已被抵押的情況也很常見。對于抵押房,一般是無法正常上市交易的,但有些犯罪嫌疑人卻故意隱瞞房子已被抵押的情況,仍然對外出售該房子,從而騙取購房款。另外就是空白條款等,一般來說,騙子提供的購房合同中經常會有許多空白處,謊稱這些地方在必要時會增加一些新條款。購房者一定要當心了,以免這些空白條款成為霸王條款。
警方提醒,房屋買賣涉及的金額較大,應該到正規樓盤通過開發商購買,或者通過正規的中介機構,查驗相關資質證件,確認真正產權人,房屋所有權的變動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簽訂購房合同前一定要仔細確認房屋的權屬狀況,必要時可以和賣房人一起前往房產登記管理部門查證,確保房屋可以辦理過戶手續。在相關情況調查清楚之前,切勿盲目支付購房款或定金,避免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
皖公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