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全力創優營商環境,全心辦好為民實事。2月21日,合肥市包河區“三個示范區”建設暨2022年征遷安置工作推進會召開。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包河將以“三個示范區”建設為主攻方向,為企優環境,為民辦實事,在征遷安置方面計劃開工建設22個安置小區,安置群眾3.96萬人。
設身處地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未來幾年怎么干?合肥市包河區日前出臺了《包河區推進“三個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22年-2025年)》。
按照方案,圍繞打造現代金融和文化創意發展示范區,包河堅持金融與文化融合創新發展,鞏固提升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力爭到2025年金融產業增加值、文化產業主營收入占合肥市比重分別超過25%、50%。
特別是包河將打造“一核兩翼”金融集聚區,即聚焦金融后臺、總部基地、光谷金融港三大板塊,打造長三角知名金融街;以復星金融城為重點打造產融結合新典范,以濱湖金融小鎮為重點打造金融科技先行區。
圍繞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轉化應用示范區,包河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力爭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8%。
當前,包河正高起點打造濱湖科創灣,力爭到2025年,初步建成創新平臺完善、創新企業匯聚、創新人才云集、創新服務便捷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湖區型科創水岸。
全力服務濱湖科學城建設,高標準服務保障國際科學交流中心、科創CBD等重大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將率先組建科技創新專家智庫,打造全市科技成果轉化主陣地。
如何吸引更多企業來到包河,離不開一流的營商環境。據介紹,包河堅持“一改、兩為、五做到”,設身處地解決企業實際困難,謀劃成立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設立集約式非訴糾紛化解中心,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平臺和糾紛解決途徑。
22個安置房項目今年開工
包河打造城湖共生綠色引領示范區,除了公園城區建設外,重點是提升城市建管品質,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據介紹,包河將對標滬寧杭先發地區城市品質,打好“三年全征遷、五年全安置”攻堅戰,縱深推進“四大空間戰略”,做“優”濱湖、做“強”中部、做“特”老城、做“美”鄉村,進一步提高城市現代化、時尚化、國際化水平。
征遷安置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1年,包河全面啟動征遷安置五年攻堅行動,提出3年內完成380萬平方米集體土地上征遷,5年內建成1400萬平方米安置房。還以上下衛片區和科委宿舍為試點,在合肥市率先探索城市更新和危險住房處置新模式。
2021年,該區全年完成征遷108萬平方米,交付安置房項目7個、158萬平方米、安置群眾近2萬人、創歷年之最。
據了解,今年是實施征遷安置五年攻堅行動的第二年,在征遷上,該區按計劃要完成72個項目、147.7萬平方米的征遷任務,尤其是淝河鎮、煙墩街道、望湖街道力爭實現征遷清零,義城老街、五里廟、周谷堆、上下衛、金寨路以東等片區要強力推進;在安置上,按計劃要開工建設安置房項目22個、465.5萬平方米,建成交付項目12個、317.1萬平方米、安置群眾3.96萬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