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18日,記者從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的《合肥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兑巹潯诽岬?,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布于廬江縣湯池鎮西湖部和龍橋鎮-礬山鎮-羅河鎮一帶,總面積約100.96km2。
《規劃》指出,“十三五”末,合肥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50處。按地質災害類型可劃分為滑坡16處、崩塌133處、泥石流1處。按險情等級分,均為小型。按分布區域看,隱患點多集中在廬江縣境內,為97處,約占合肥市總數的64.66%。
《規劃》提到,合肥市地質災害易發區劃分為高、中、低和地質災害不易發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主要分布于廬江縣湯池鎮西湖部和龍橋鎮-礬山鎮-羅河鎮一帶,總面積約100.96km2。
地質災害中易發區主要分布于肥西縣銘傳鄉、紫蓬鎮、廬江縣湯池鎮、柯坦鎮、萬山鎮、龍橋鎮、礬山鎮、羅河鎮、冶山鎮、盛橋鎮、巢湖市壩鎮鎮、槐林鎮、銀屏鎮、鳳凰山街道、半湯街道、夏閣鎮、蘇灣鎮、柘皋鎮、黃麓鎮、欄桿集鎮、肥東縣包公鎮、長臨河鎮等部分地區,總面積約1580.66km2。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主要分布于長豐縣、肥西縣、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肥東縣、廬江縣大部分區域,以及巢湖市欄桿集鎮、柘皋鎮、烔煬鎮等平原地區,總面積約7573.05k㎡。
地質災害不易發區主要分布于長豐縣朱巷鎮、肥東縣白龍鎮、陳集鄉,廬江縣同大鎮、石頭鎮,廬江縣白湖鎮等平原地區、總面積約1405.91km2。
合肥市劃分為3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8個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1個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其中,重點防治區劃定范圍主要位于環巢湖地區、廬江龍橋鎮和礬山鎮以及西部的湯池鎮低山丘陵區;次重點防治區劃劃定范圍主要位于肥西、肥東、廬江縣、巢湖市的丘陵地區;一般防治區劃劃定范圍主要位于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巢湖市部分波狀平原地區。
《規劃》明確提出四大地質災害防治任務。深入開展風險調查,夯實防災管理職責;完善預警預測體系,提升地質災害處理能力;鞏固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強化防災體系,強化防災科技賦能和公眾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間,合肥市計劃實施工程治理10處,實施工程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根據每年該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近年來地質災害發展趨勢與危害程度大小進行調整。
梅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