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合肥市蜀山區稻香村街道的殘疾人之家,現有25位殘疾職工工作,曲淑霞就是其中一位。1月12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稻香村殘疾人之家",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職工們正有條不紊地組裝著奶嘴防掉鏈。
靠近門的一桌圍坐著7名職工干著組裝工作。記者注意到,曲淑霞穿著橙色棉襖,戴著黑色圍巾,扎著馬尾辮,精氣神很足,負責把奶嘴鏈拴在紙板上,把夾子夾好,一整套動作很是嫻熟,也不時地和同桌的工友閑談打趣。如果不說,沒有人能看出來這樣樂觀的曲淑霞卻身患殘疾。
不幸遭遇車禍,只能坐輪椅出行
曲淑霞今年45歲,因2000年不幸遭遇車禍,雙腿無法站立行走,導致行動不便。所以,她常年都是坐輪椅出行,也從來不去人多的地方。
"在來到殘疾人之家以前,我幾乎每天把自己封閉在家里,也幾乎找不到人傾訴(煩惱),我每天只能自學做串珠。"曲淑霞說她宅在家里,漸漸喜歡上了手工,會在網上觀看視頻自學串珠,用魚線和各種珠子穿出小兔子、筆筒、玫瑰花等手工裝飾品,"家里擺著好多我自己制作的手工品。"
看視頻學習串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曲淑霞有著足夠的耐心。她跟著視頻一步步做,如果有跟不上的地方就暫停視頻,等手頭上的步驟做好以后再繼續點開視頻,就在這樣一次次的學習中,她的手工水平總算有所提升。"只要愿意學,一步一步地來,什么都可以學會"。曲淑霞說。
來到殘疾人之家,用勞動實現個人價值
2020年5月,合肥市蜀山區稻香村街道的"稻香村殘疾人之家"成立運行,是蜀山區第七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它由朝陽社區騰出200平方米活動用房打造,機構設置了生產作業、保健康復、文化體育、生活休息等功能區。
得知這個消息后,曲淑霞很高興,她積極報名參與,成為這里的第一批職工,擔任著教大家手工制作的工作。"因身體原因,之前常年在家,有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我走出家門,所以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曲淑霞告訴記者。
曲淑霞家距離殘疾人之家不遠,過來上班只要15分鐘。"早上8點半上班,我8點10分出門,自己一個人開著我的‘小車’過來上班。"曲淑霞用手拍拍自己的輪椅笑著說,她用這臺電動輪椅已經四五年了,每天坐在上面前行、倒車、轉彎都很靈活。
曲淑霞告訴記者,他們手頭上正在組裝的奶嘴防掉鏈就是殘疾人之家在外接洽的手工活。除了做組裝商品的工作,曲淑霞和工友們還會一起做手工,如鉆石畫、串珠裝飾品、手工包等。"殘疾人之家出錢買材料給我們做手工品,通過義賣活動賺取的錢繼續用來買材料。"曲淑霞說,她在殘疾人之家工作,每月能拿近2000元的工資和社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冬季天氣干燥,想送女兒一個加濕器
"到殘疾人之家工作以后,接觸的人多了,心態都變好了,這邊就像一個大家庭,我每天早上過來上班,看到同事們就很開心。"曲淑霞說,他認為自己這是在融入社會,用勞動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稻香村街道殘疾人之家的主任陳榮維陪伴殘疾職工們已經一年多了,見證著大家的變化和進步。"大家團結一心,學習技能,豐富自己,精神面貌越來越好。"陳榮維告訴記者,在她的印象中,曲淑霞是一位非常有愛心并且明事理的女性,雖然身患殘疾,但是堅強樂觀,學習手工制作技術,她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給其他職工們。
當記者問及曲淑霞的新年愿望,她想了一會告訴記者,"我自己現在很滿足了,覺得不缺什么,但想送給我女兒一個加濕器,因為秋冬天氣太干燥,如果能有一個加濕器放在她的床頭就好了。"
談起孩子,曲淑霞坦言,平時生活中丈夫陪伴女兒多一些,她陪伴得少,所以想著給孩子送一份新年禮物。
如果您愿意幫助曲淑霞實現她的新年愿望,可以撥打本報熱線0551-62639900,或者登錄安徽網、大皖新聞客戶端留言聯系我們。
楊艷紅 郭靜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合生元公益 一直在行動
作為全球高端營養及健康產業領導者,健合集團在多年來始終堅持開展公益行動,關愛更多的家庭特別是媽媽和孩子。
健合集團旗下合生元品牌在2007年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設立的旨在救助重癥母嬰(媽媽和孩子)的專項公益基金—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基金以合生元捐贈的300萬元善款為種子基金,同時接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款,善款統一劃入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賬戶。合生元同時訂立附捐協議,每售出一件產品向該基金捐出0.1元作慈善用途。
14年來,健合集團旗下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以救助重癥母嬰家庭為己任。截止2021年12月底,基金捐款接近4500萬元,物資捐贈超過3814萬元,幫助2273位貧困重癥的母親和兒童,受助地區遍及中國大陸地區。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