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22日,熱愛文學的六安殘疾老人胡俊向新安晚報許下了他的新年心愿,希望能擁有一輛電動車來代步方便日常出行。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報道發出后,不少熱心人士愿意獻出愛心,幫其圓夢。2月2日上午,在“馬鞍山好人”夏文兵的捐助下,記者將電動車送入胡俊家中。“感謝新安晚報,感謝熱心人士,讓我這個冬天很溫暖。”
愛心人士捐贈電動車 記者送達新年禮物
家住六安市舒城縣城關鎮舒中村的60歲老人胡俊,少年時期父母雙亡,只能靠自己種田生活,后又做些小生意。1984年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癥,2006年又出了車禍導致左腿殘疾。但厄運始終沒能把他打倒,幾十年來他都堅持著文學創作,存下一二百萬字的手稿,有散文、小說和詩歌等,主要反映自己在社會上的見聞,對生活的感悟等。
胡俊家中桌上擺放著文學作品與手稿
2月2日上午9點,記者一行從合肥出發驅車50公里前往胡俊家中。上午10點左右,在舒城縣城一家電動車專賣店,記者精心挑選了一輛兩輪電動車。考慮到老人獨居,且左腳殘疾,記者為其購置了一輛輕便小型電動車,并配置好頭盔、雨披等物品。
上午10時30分,記者將愛心人士捐贈的電動車送到舒中村,胡俊聞訊即前來迎接。當記者正在尋找胡俊身影之時,一位身著敞口黑色西服、內套淺黃色毛衣、外露白色的衣領的老人正騎著一輛老舊自行車晃晃悠悠地向記者靠近。“您久等啦!”胡俊熱情而正式地和記者打招呼,低沉的聲音略顯嘶啞,但花白的頭發卻很是整齊。隨后,記者跟著胡俊,通過一個狹長的巷道,拐過兩個彎,來到了胡俊的家。他的家并不大,一間小平房,屋內物外收拾得整潔明亮。
胡俊家
“新安晚報的這個(新年心愿)活動一直搞得不錯。”胡俊向記者表示,自己早年在部隊擔任通訊員,從事文字工作。如今,已經60歲的老人雖然沒有妻兒,但是生活并無大的障礙,精神狀態也很好,同時他也表示還要繼續自己的文學生涯。隨后,胡俊還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部分文字作品。可以看到,堆在書桌與椅子上的大量書籍與手稿,全是他的“寶貝”,被收拾得干凈整潔。
“感謝新安晚報,感謝熱心人士,讓我這個冬天很溫暖。”胡老先生真誠地道謝。隨后,記者給老人和他的“新伙伴”拍了張照,他一貫嚴肅的臉上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創業成功不忘公益,捐資助學支持家鄉教育建設
胡俊的積極向上,也感動了夏文兵,看到他的心愿后,夏文兵爽快地表示愿意支持。“希望他能夠寫出更多好的文章。”
而“馬鞍山好人”夏文兵已不是第一次與本報結緣,早在2013年,夏文兵就曾參與過新安晚報開展的新年新衣活動,當時,他出資購買了287套新棉衣,與記者一起,驅車送往了皖南山區,為那里的孩子送去新年禮物和祝福。
不僅自己參與,夏文兵還帶著女兒一起加入公益。2019年,新安晚報開展新年心愿公益活動,跟著外公、外婆靠著低保生活的小梅,希望得到新衣,夏文兵看到報道后,馬上讓當時在合肥工作的女兒,為小梅采購新衣和零食,此后,他也一直關注著這個孩子,回安徽時,還與女兒前往探望過小梅兩次。
今年,是夏文兵踏上公益之路的第十個年頭了,在北京創業成功的他,公益腳步從老家馬鞍山含山縣,踏至全省,又至北京,多年來,他一直不忘家鄉教育,致力助學,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教育建設。
2020年9月1日,夏文兵專程從北京趕回含山,看望了含山有文科第一名季兆冉同學,季兆冉2020年高考文科633分,被北京師范大學錄取。夏文兵向她捐贈一臺筆記本電腦,并在當地團縣委的見證下,與季兆冉同學簽訂了捐贈協議,約定捐贈她四年大學學費。
季兆冉只是夏文兵資助的眾多學生中的一名,這些年來,夏文兵已經累計資助300多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從2014年開始,他還每年暑假出資舉行大學生歡樂游,組織考取本科的應屆大學生旅游,已經連續七屆。
“今年要是有需要幫助的告訴我,我們繼續支持。”今年,本報的新年心愿一啟動,夏文兵就給記者發來信息,表示愿意繼續獻愛心、圓心愿。
張與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呂歡歡 朱慶玲 攝影報道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