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2月16日,合肥市經開區東海花園小區一位業主反映,其所在小區內近百棵樹木被物業過度修剪,如今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該業主認為小區內的樹木屬全體業主所有,而物業的修剪方式過于簡單粗暴,損害了小區業主的權益。12月16日下午,該小區物業及轄區內執法中隊對此作出回應。
10米高大樹成“光桿司令”,業主十分不滿
12月16日上午,合肥市經開區東海花園小區一位業主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報料稱,近期,小區內有近百棵樟樹被物業過度修剪,原本枝繁葉茂的樹木如今成了“光桿司令”,只剩下一根根光禿禿的樹干,不僅影響小區內的綠化和美觀,同時也對樹木的健康造成了傷害。此外,該名業主還表示,自己于2003年前后住進小區,當時這些樹木就已經種下,到今年已經有近20年的樹齡,他對物業擅自修剪大齡樹木是否合規合法存疑。
12月16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東海花園小區。記者注意到,在小區東門圍墻邊,以及小區內部一些道路兩側,樹木都被修剪過,幾乎只剩下樹干。這些被修剪過的樹木有粗有細,細的約碗口粗,粗的一人合抱不住。
有的樹木一人無法合抱。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業主。曾經從事園林工作的林先生表示,按照規定,這種程度的“修剪”是不允許的,物業的做法已經超出了“修剪”的范疇。“把樹鋸成這樣,它已經失去了作為樹木的功能,那我們還要樹做什么呢?”而另一位業主孫女士則認為,小區內樓間距比較小,原先的樹木確實影響到了低樓層住戶的采光,她表示可以理解物業的做法。“我現在走在小區里感覺亮堂了很多,因為修剪之后采光變好了,但是物業應該適度修剪,像現在這樣鋸太多了也不好。”
被修剪過的樹木。
物業回應:應低樓層業主要求才做出修剪
隨后,記者來到東海花園小區的物業管理處,物業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是在收到低樓層業主的要求之后才進行的修剪。他告訴記者,東海花園小區內都是高層住宅,全小區共30棟樓,每棟樓均在30層上下,加上樓間距比較小,一、二樓業主家里的采光條件很差,很多低樓層業主都來找物業,要求處理。“我們也很為難,低樓層業主找我們要采光權,高樓層業主說我們破壞了綠化。而且我們只修剪了靠近樓棟的高大樹木,低矮小樹是沒有動過的。”
物業修剪之后保留了低矮小樹。
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2008年該小區的樹木因被大雪壓斷樹枝,砸壞了不少業主車輛,“我們能理解部分業主的心情,但是我們物業首要滿足的是冬季雨雪天氣下的安全問題和低樓層業主的基本生活采光需求。”
當記者問到為何只留下樹干而不保留適量樹枝時,該工作人員則表示:“原本10米高的樹,修剪之后保留了7米,留下一點點樹枝和葉子,太丑了,觀感上不好。”記者又詢問本次修剪是否受到相關部門的許可,其表示曾向經開區園林局電話咨詢過,對方表示可適當修剪。
部門:正在認證,若存在過度修剪將處罰物業
針對東海花園小區物業管理處的說法,記者查證后發現經開區并無園林局這個單位。隨后從經開區城管局得知,此次事件可向東海花園小區所在的蓮花社區進行咨詢,最后記者從蓮花社區執法中隊一名工作人員處得知,東海花園小區物業確實曾通過電話向他們申請過此事。至于是否存在過度修剪,現在還不能確定。“業主舉報之后,我們也去現場看了,也已經立案了,現在正向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做認證,認證下來之后,如果確認是過度修剪,將會對物業作出處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見習記者 吳悅 記者 呂歡歡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