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9月11日,合肥市110千伏彭長線高壓電纜正式送電。這一城市地下供電"動脈"是為了配合郎溪路北段高架新建和道路改造項目,也是該市本年度單體工程量最大的供電線路遷改工作。
備受關注的合肥"新東二環"最后一段——全長4公里的郎溪路北段高架正全力推進建設中。為配合城市大建設快速推進,合肥供電公司提前對郎溪路北段進行了周密勘查,設計出一套最高效的供電改造方案。"過去位于路面上的電力桿塔全部拆除,將110千伏長臨支線、彭長線兩條重要的架空線路改為高壓電纜入地,再經過進一步供電網絡優化,最終形成全長4.5公里的地下供電‘主動脈’。"合肥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負責人關少卿介紹,"供電‘主動脈’改為電纜入地后,受天氣、外破等影響進一步降低,同時提升了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美化城市環境,增強土地利用價值。"
今年3月起,該電力改造工程全面啟動。由于存在著路面交通壓力大、電力線路運行方式復雜、電力用戶眾多等難題,合肥供電公司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嚴格制定每日、每周工作計劃,24小時有序推進建設。施工過程中全面運用不停電作業等先進技術手段,積極調用應急電源車等設備,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不間斷優化供電方式,科學平穩轉移重要負荷,確保在電纜遷改過程中,重要客戶和居民百姓"零停電"。
經過幾個月不間斷施工,110千伏彭長線等架空線路入地改造工程一次性送電成功,比預計時間提前近半個月,也為郎溪路高架的建設爭取了更多時間。
李巖 胡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